7月18日,記者一行來到安徽省歙縣宋村葡萄基地,放眼望去都是塑料大棚,有幾名采購商在村口收購,村民們或挑或扛,將葡萄拿到采購處上秤計價。
種植越來越多 市場讓人擔心
“我們村的葡萄有20多個品種,這種夏黑的批發(fā)價是4-5元一斤,還有一種口感較差的京亞只有一塊五一斤,還很難賣出去。”宋村村書記吳云儀告訴記者,今年夏黑最早于7月4日上市,上市批發(fā)價為8元/斤,價格與往年基本持平。但是老品種京亞因為口感酸苦,價格下降較快。
據(jù)吳云儀介紹,早在1988年,就有村民開始種植葡萄,當時只有5畝,隨著種植家庭的增多,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目前,全村約有1100畝葡萄種植基地,葡萄已是該村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從銷路來看,按照往年經(jīng)驗,村中葡萄的3/5將發(fā)往杭州、蕪湖、上海等城市,本地消化的比例只占2/5。“我們外地的銷售渠道是多年來慢慢打通的,本地消化的主要是各大超市和零售點以及自駕游游客上門采摘。”吳云儀說,由于近年來全市三區(qū)四縣葡萄種植戶越來越多,本地市場幾近飽和,今年的內(nèi)銷市場讓人擔心。
目前,宋村每天的葡萄產(chǎn)量大概在四五千斤,基本在本地消化,除了大型超市和零售店批發(fā),最重要的銷路還是游客采摘游。而制約游客采摘游的關鍵因素還是路。
道路狹窄難行 制約基地發(fā)展
當天,記者乘車前往該村葡萄基地時發(fā)現(xiàn),駛過的公路都是村村通公路,路窄彎多。兩旁的葡萄種植戶很多在搭棚兜售,還有三輪車停在路邊交易,原本狹窄的路,變得更加難行。
“這條路我跟上級部門匯報了五六年,一直沒有籌到資金動工。去年在原有道路上加寬了一點,但治標不治本,旅游大巴根本進不去。”吳云儀說,高鐵通車,歙縣北站離宋村只有4公里路,一旦公路打通,游客下了高鐵就可以直達葡萄采摘基地,這對宋村葡萄采摘基地的發(fā)展將是飛躍性的。
果農(nóng)只知栽種 銷售坐等上門
隨后,記者來到村民鄭友芝家的葡萄園體驗采摘。用白色紙袋包裹得嚴嚴實實的葡萄垂吊在藤下。“要從紙袋下面撕開看看有沒有熟透,再剪下來。”鄭友芝一邊指導記者一邊采摘。今年,鄭友芝家中有2畝葡萄園,種了三個品種,夏黑、巨峰還有一種晚熟的紅提。最早上市的是夏黑,已經(jīng)上市過半,過幾天巨峰就要上市,將會有更多的游客前來采摘。去年一年,光葡萄一項收入就有3萬多元,在村中算是中等。種植規(guī)模大的一年能有10幾萬元的收入??墒且坏N,對他們的打擊,將難以估算。當記者詢問鄭友芝是否擔心今年葡萄滯銷時,她卻沒有什么概念。“以前來采摘的游客都會帶熟人過來摘,也會有人上門來收。”她相信只要自家的葡萄口感好,一定不愁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