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前,一場雨雪悄然而至。雨雪后初晴,家住烏海市海南區(qū)巴音陶亥鎮(zhèn)一棵樹村的村民張金花和丈夫便拿起鐵鍬下了地,忙著挖“寶”了。
地中的“寶”,就是他們今年種下的一畝多黃芪。挖出來的一棵棵黃芪既像是枯樹根,又和人參有幾分相像,他們被張金花夫妻視為孕育致富希望的“金疙瘩”。“我今年種了十幾畝的玉米,沒想到今年每公斤玉米的價格比去年還低,要不是有國家的種糧補貼,我不光白付出了勞動,就連本錢也會賠進去的。”張金花說。說起種植黃芪,張金花直后悔自己沒多種些。原來,今年,村里號召村民種黃芪時,因為村里從來沒有人種植過黃芪,沒幾個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張金花聽說種黃芪不需要黑土地,就和幾戶村民抱著試試的想法試種了幾畝,沒想到,種植后黃芪長勢不錯,秋末收獲時竟達到了預(yù)想。
“因為不敢種,今年猶豫間就晚種了一個月,收獲時又澆了一次水,前兩天的雨雪天又對黃芪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就算這樣,一畝地的黃芪純收入應(yīng)該也能達到2000元左右。第一次種植沒經(jīng)驗,明年,我家打算把適合種植黃芪的土地都種上黃芪。”張金花說。
同張金花一樣,村民劉樹林也一邊收獲著黃芪,一邊盤算著明年擴大種植面積,種20畝的黃芪,讓自家走上富裕路。今年,劉樹林除了種植玉米,也試種了1畝的黃芪。“我家的黃芪長勢不錯,看現(xiàn)在的情形,一畝能賺3000元左右!”看著地里已經(jīng)成熟的黃芪,劉樹林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
劉樹林告訴記者,因為怕種不好黃芪,把地白瞎了,所以今年家中大部分地還是種了玉米,可玉米價格上不去,忙活兒了三個季節(jié),一算賬,10多畝玉米賺的錢連一畝黃芪賺的錢都趕不上。由于黃芪對土地的要求并不高,需要沙地而不是肥沃的黑土地,還不喜水,所以管理起來難度并不大,而重要的是,黃芪價格高,市場行情好,不愁賣。
劉樹林邊和記者聊天邊挖黃芪,一不小心把黃芪挖斷,一部分的黃芪根須留在了土地中。“地里的黃芪挖不干凈怎么辦呀?”看著藏在地里的黃芪根須,記者問。“沒關(guān)系。明年這些留下的黃芪根須就成了種子,又能生長。今年是因為想賺點錢為明年大面積種植做準備,要不,這些黃芪留在地里,長上兩三年,根兒更壯了粗了,價格會更高。現(xiàn)在種植的少,沒有機械挖,只能人工挖,勞動強度挺大,如果明年村里黃芪種植面積增加了,達到規(guī)?;?,能使用機械挖掘了,我們就省力了。”劉樹林說。
近年來玉米價格持續(xù)下跌,讓劉樹林意識到必須改變。“就這些地,種啥才能多賺點錢?”今年春耕前,劉樹林就在為這件事煩惱。沒想到,村主任郭振華為村民找到了致富方向。
實際上,看到村民住房條件好了,生活環(huán)境好了,可兜兜卻沒鼓起來,作為村主任的郭振華比村民還急,一直琢磨著如何能讓村民早日脫貧致富。
“一直以來,一棵樹村主要以玉米、葡萄種植為主,因為葡萄的種植對管理和技術(shù)要求高,而且喜水,所以一些沒技術(shù)、歲數(shù)又偏大、擁有沙性化土地的農(nóng)戶只能種植玉米,但近年來每畝玉米的純收入甚至連500元也達不到,地少的村民連脫貧都實現(xiàn)不了,離致富更是有些遙遠。”郭振華說。
聽說甘肅農(nóng)民在靠天吃飯的土地上能夠依托種植黃芪致富后,為了給村民找到致富路,郭振華就親自去看去問,并號召村民試種。
郭振華介紹說,今年只有幾戶村民種了4畝實驗田。
因為種的遲了,生長期縮短了一個月,所以產(chǎn)量也受到了影響。但根據(jù)現(xiàn)在挖出的產(chǎn)量,初步估算畝產(chǎn)能在700公斤左右,算下來一畝收入5000元錢左右,除去成本,估計每畝收入3000元錢問題不大。如今,已種植的村民想擴大種植面積,沒種植的村民想明年開始種植,所以村里打算成立黃芪種植合作社,村里的農(nóng)企也打算加入種植隊伍。初步計劃,明年一棵樹村黃芪種植將達到800畝。如果種植面積擴大了,村里還打算實現(xiàn)訂單銷售,并聘請專業(yè)的技術(shù)指導(dǎo)員來指導(dǎo),種植和收獲的時候還可以采用機械化,讓村民既省了力,又可以快些脫貧致富。
調(diào)整種植結(jié)構(gòu),發(fā)展特色農(nóng)業(yè)。黃芪的種植,點亮了一棵樹村致富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