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麻豆精品无码人妻糸列_亚洲精品三级电影_亚洲精品中文字幕_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国产乱码_制服丝袜欧美在线播放

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yǎng)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產業(yè)化利用描繪秸稈處理“藍圖”

   日期:2018-12-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335    評論:0    

  黑龍江:還田離田趟出秸稈處理新路

  “秸稈粉碎長度達到5至8厘米左右,均勻拋撒在地表,然后采用大馬力拖拉機配套大型五鏵翻轉犁翻埋,翻深達到30厘米以上,秸稈翻埋地下20厘米,地表平整,秸稈1到2年就能腐爛……”說起秸稈機械化還田的作業(yè)方式,黑龍江省寧安市海洋現代農機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楊德海便濤濤不絕。

  黑龍江是農業(yè)大省,玉米、水稻是這里的主要作物。可是每年秋季,農民在享受豐收喜悅的同時,成片的秸稈如何處理卻成了一個難題。由于黑龍江地處寒冷的東北,土地入冬就上凍了,秸稈全量還田如果得不到好的處理方式,則會導致來年播種困難,如果處理得當,秸稈就能成為養(yǎng)地的“靈丹妙藥”。海洋現代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切實嘗到了機械化秸稈還田的甜頭。

  “去年秋天,我們合作社投入作業(yè)機車13臺(套),當年就完成玉米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2萬畝,不僅實現作業(yè)收入35萬元,還提高了今年土地的收成。”楊德海告訴記者,“我們秸稈機械化處理的流程是,玉米機收后,再進行一遍秸稈粉碎還田。這樣一方面減少了作業(yè)環(huán)節(jié),就減輕了農機多次作業(yè)的壓地程度;另一方面,解決了秸稈禁燒和秸稈不處理無法種地的難題。今年夏天旱澇連至,按理說,土地的收成應該不會太好。可是秋天,每畝玉米產量仍然達到1600斤左右,與不還田地塊比較,每畝地約增產100斤。”

  看到秸稈翻埋還田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一些農民開始主動聯系楊德海進行秸稈還田作業(yè)。而今年,更多的農民看到免耕播種不受秸稈影響還省時省力,全年莊稼長勢比不還田的地塊“一路領先”,大家更是打心眼兒里認可了秸稈還田。通過兩年多的秸稈還田和保護性耕作,寧安市海洋現代農機專業(yè)合作社給秸稈找到了出路,抱團取暖的村民們不用再為燒秸稈發(fā)愁了,耕地也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真正實現了邊種地邊養(yǎng)地。“今年,我們與更多的農民進行了溝通,還要引導帶動廣大農戶多還田,為農民開展秸稈還田做好服務,為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為秸稈禁燒貢獻力量。”楊德海信心滿滿。

  黑龍江是糧食生產大省,也是秸稈產出大省,秸稈產量位列中國第一,占全國1/8左右,占東北四省區(qū)一半左右。今年,黑龍江省秸稈綜合利用成效顯著,秸稈還田面積大幅增加,據統(tǒng)計,全省秸稈還田面積超過9000萬畝,其中玉米秸稈全量翻埋還田作業(yè)面積超過1000萬畝,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秸稈離田也實現新突破,全省秸稈離田面積超過4000萬畝,同比增加1200多萬畝。同時,全省秸稈固化壓塊站建設加快,秸稈飼料化處理數量明顯增加,秸稈收儲能力迅速提升。能有這樣的成績,離不開黑龍江省各地農機部門對秸稈機械化處理的重視。據悉,今年,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把推進秸稈綜合利用作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的重要戰(zhàn)役,作為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促進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重點任務,強化組織發(fā)動、政策扶持、典型帶動和技術服務,在哈爾濱市、綏化市和肇州縣、肇源縣(“兩市兩縣”)開展秸稈綜合利用三年行動計劃,并在“兩市兩縣”外的29個縣(市、區(qū)、場)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同時,加快推進秸稈燃料化處理,全省秸稈固化壓塊站現已開工966個,完工304個,開工數是原有固化壓塊站總數的7.8倍;戶用生物質爐具安裝超過2萬臺;秸稈飼料化處理穩(wěn)步發(fā)展,全省各地結合畜牧產業(yè)發(fā)展,積極發(fā)展秸稈青黃貯,已完成秸稈處理近700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130萬噸;黑龍江省各地大力開展專業(yè)化秸稈收儲,目前全省秸稈收儲站點達到1893個,收儲秸稈近500萬噸,同比增加196萬噸,緩解了秸稈從田間到車間的難題。

  海洋現代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對秸稈處理工作的熱情是整個黑龍江省的真實寫照。黑龍江通過開展機械化秸稈離田作業(yè)、免耕覆蓋全量還田、集條比空栽培、秸稈堆漚腐熟等辦法,打響一場冬春秸稈離田還田大會戰(zhàn),再掀秸稈綜合利用新高潮。

  安徽:把農作物秸稈“吃干榨凈”

  近日,在安徽省桐城市呂亭鎮(zhèn)金河村,十幾個工人正忙著把從田間收回來的稻草運到村民王志祥開辦的草繩編織廠里準備加工成草繩。“這些取材于農田秸稈的草繩用于綠化、工業(yè)產品捆扎等,每年都供不應求。”王志祥興奮地告訴記者,“附近村民農閑時都到廠里來打草繩,增加收入,一個月一般達到3000塊錢左右。這樣把秸稈利用起來,既環(huán)保,又增加農民收入。”

  據王志祥介紹,過去,村民田里的稻草要么廢棄,要么燒掉,現在每噸賣給草繩廠可以得到50元,王志祥的草繩編織廠每年從村民手中收購中稻、晚稻秸稈達到3000噸。今年安徽省新增“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這一民生工程,王志祥收購每噸秸稈還可得到政府補貼資金25元以上。

  今年以來,桐城市穩(wěn)步推進秸稈機械化還田,繼續(xù)支持秸稈飼料化、基料化利用,大力發(fā)展秸稈能源化利用,多措并舉,大力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工程”,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秸稈還田面積達到60萬畝,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秸稈綜合利用這一民生工程,各級對其都非常重視,我們安排了1800萬元補助資金,目前有23家企業(yè)在推廣生產秸稈綜合利用,主要涉及燃料化、基料化、飼料化、原料化幾個方面。”桐城市財政局民生辦主任程滬平表示。

  像桐城一樣,把農作物秸稈“吃干榨凈”是近兩年安徽省秸稈處理工作的原則。據了解,安徽省在全力做好秸稈轉化增值“大文章”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秸稈機械化還田“穩(wěn)中向優(yōu)”,五化利用“精彩紛呈”,深度利用模式“推陳出新”,禁燒機制“良性運行”的格局。“處理秸稈問題不能一味‘禁’,而應該轉變思路,變‘堵’為‘疏’,將秸稈資源放在‘正確的地方’,全面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安徽省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安徽省以政策為引領,堅持市場導向,注重技術創(chuàng)新、模式創(chuàng)新和機制創(chuàng)新,發(fā)揮龍頭企業(yè)帶動作用,建設秸稈產業(yè)示范園區(qū),推動形成布局合理、產業(yè)鏈條完整的秸稈綜合利用產業(yè)化格局。如何推動秸稈綜合利用更上一層樓?規(guī)劃是關鍵。安徽省從全局出發(fā),繪制了秸稈產業(yè)發(fā)展“藍圖”。出臺《關于大力發(fā)展以農作物秸稈資源利用為基礎的現代環(huán)保產業(yè)的實施意見》,對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質量和結構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健全還田利用、收儲運銷、產業(yè)增值、政策扶持四大支撐體系,改進農業(yè)領域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利用方式,提升能源化、工業(yè)原料化利用水平。

  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更“優(yōu)”。2017年,安徽省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6000萬畝,形成適宜安徽省的稻油、稻麥、麥玉等三種種植制度條件下的秸稈還田機械化技術體系。安徽省農委指導皖北糧食生產大縣建設了42個秸稈機械化還田標準化示范基地,點面結合,鞏固提升安徽省秸稈機械化還田效果。農機裝備力量進一步增強。無論是秸稈粉碎還田、提升耕地質量,還是秸稈高效離田、開展資源利用,機械化都是裝備基礎。安徽省對秸稈利用機械敞開補貼,為秸稈綜合利用提供物質保障。2017年,安徽省累計投入中央財政補貼資金9552萬元。

  秸稈綜合利用格局更“廣”。安徽省積極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著力在“用”字上做文章,因地制宜,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工業(yè)原料化利用,形成了秸稈綜合利用農用為主,多元利用的良好格局。據不完全統(tǒng)計,安徽省年利用秸稈千噸以上的企業(yè)400多家,年利用秸稈萬噸以上的企業(yè)近200家。2017年,安徽省財政投入1.26億元,對年利用秸稈千噸以上的規(guī)模企業(yè)進行補貼;秸稈綜合利用產業(yè)發(fā)展催生了經營主體的快速成長,同時也帶動農民增收、產業(yè)扶貧,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的多贏。

  秸稈典型利用模式更“深”。安徽省把秸稈深度利用作為秸稈產業(yè)化發(fā)展的方向,加大成熟模式的推廣,關鍵技術的研發(fā)。一方面,以中央財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為抓手,構建典型利用模式;另一方面,強化科技支撐,加大技術引進力度,鼓勵自主研發(fā),建立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大數據,實現秸稈利用模式的深度拓展,重點在秸稈固化成型、秸稈制氣、秸稈液體燃料等能源化利用,在秸稈代木、纖維原料、生物基新材料等原料化利用方面,突破關鍵性技術難題。

  “力爭到2020年,安徽省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產業(yè)化利用量占利用總量比例提高到42%左右,能源化、工業(yè)原料化利用量占利用總量的比例提高到35%左右。”安徽省農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湖北荊門:秸稈處理“鮮”招頻出

  李澤銳是湖北荊門沙洋縣五里鋪鎮(zhèn)金臺村村民,今年除了常規(guī)的農忙以外,最讓他忙碌的就是回收田地里的秸稈。他告訴記者,家門口就有一家秸稈收購廠,自從禁止焚燒秸稈之后,他就把這些過去就地焚燒的秸稈,全都賣到收購廠換成了現錢。“草燒了以后,污染環(huán)境,烏煙瘴氣也不好,這賣了以后,我們又還增加收入,賣秸稈的收入基本上與水稻收割費用相當,就等于免費收了水稻。”李澤銳說。在荊門,像李澤銳一樣“熱衷”于秸稈回收的農民還有很多。

  荊門市湖北省農業(yè)大市,農作物年播種面積約900萬畝,年產秸稈415萬噸,總量大、種類全、茬口多、覆蓋廣。“2012年荊門市啟動秸稈綜合利用工作以來,市縣兩級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狠抓示范帶動,秸稈綜合利用率不斷提高。”荊門市農業(yè)局科教科科長王曉艷介紹道,“2014年,荊門市政府安排節(jié)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項目資金3466萬元,帶動社會資本投資5.6億元,建成12個秸稈利用示范項目。2016年,荊門市縣兩級財政共投入資金550萬元用于秸稈粉碎還田和秸稈收儲補貼、收儲站點建設和購置機械設備獎補;全市農機部門安排購機補貼資金3249萬元,補貼帶切碎裝置聯合收割機、打捆機、粉碎還田機等裝備;京山、沙洋等地爭取部級秸稈全量化綜合利用試點項目資金1400萬元。”截至目前,荊門市投入秸稈綜合利用的資金6.5億多元,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1.7%,比2012年提高32.7個百分點。

  在荊門,重點引導農機合作社、秸稈利用企業(yè)等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依托裝備優(yōu)勢、資本優(yōu)勢、市場優(yōu)勢開展秸稈收儲,建立秸稈收儲點,形成了農戶或合作社—收儲點—加工企業(yè),合作社(收儲點)—加工企業(yè),農戶—收儲點等收儲模式。王曉艷為記者算了一筆賬:“合作社在田間采用機械打捆技術收集秸稈,打捆機與拖拉機折舊費、機械設備投資利息、燃油費、維修費、使用管理、人工成本等打捆費用合計50元/畝,3畝水稻田可收集1噸稻草,每噸稻草田間打捆成本達到150元,不包括向農民支付的稻草錢。從田間到合作社或秸稈收儲站,每噸秸稈運費30元。按收購價220元/噸計,毛利潤為40元/噸。”農機合作社已經成為荊門秸稈收集的主體。“秸稈綜合利用關鍵點在收,合作社擁有大型拖拉機、打捆機、運輸車等收集齊全的機械,可實現采取連片、全程機械化作業(yè)。”王曉艷解釋道。

  據了解,荊門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堅持生態(tài)立市建設生態(tài)荊門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規(guī)定,對機械粉碎還田的油菜、小麥、水稻、玉米秸稈,每季每畝獎補15元;對直接收儲利用秸稈年收儲量1萬噸以上的企業(yè)和個人,由市財政給予10萬元的獎勵;對較大規(guī)模加工轉化利用秸稈的企業(yè),每噸獎補10元;對購買粉碎還田機、打捆機等秸稈利用機具的,按購置額的10%給予疊加補貼。“《決定》加大了農民對秸稈收獲機械的購買力度。”王曉艷說。

  在荊門,依托產業(yè)發(fā)展,秸稈綜合利用水平逐步提高。荊門市京山縣山珍食用菌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就是成功探索出秸稈綜合利用的典型。2015年,該合作社利用周邊8000畝農田秸稈,生產出120萬袋香菇和60萬袋其它草腐食用菌,產值達6000萬元。“香菇是木腐菌,如以木材為原料栽培,有損森林,成本也過高,不利于香菇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合作社理事長王旭介紹道,他們從2013年開始,試驗用秸稈代替部分木屑,“主要是看中秸稈中有機物和蛋白質含量豐富,用來培育香菇,菌絲附著力強,發(fā)酵又快,便于吸收木屑中的營養(yǎng)成分和分解木屑。”據了解,該合作社全年共轉化使用了2400噸秸稈,約合8000畝農田秸稈量。

  在重點企業(yè)的帶動下,荊門市秸稈利用結構呈現“四升一降”的態(tài)勢,飼料化由19.3%上升到25.3%、燃料化由10%上升到14.2%、原料化由1.1%上升到4.3%、基料化由0.5%上升到1.2%,肥料化由52%下降到46.7%。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