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望蘭,又名天堂鳥、極樂鳥花,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鶴望蘭花莖高于葉片,花序水平伸展,花形奇特,花外瓣桔黃色,內(nèi)瓣亮蘭色,柱頭純白色,恰似一只仙鶴昂首遠望,故此得名鶴望蘭。鶴望蘭鮮切花枝花期長,不用任何保鮮措施,夏季可水養(yǎng)20天左右,冬季可達 50天而不衰,既是珍貴的盆栽花卉,又是非常好的切花材料,有“鮮切花王”的美譽。
育苗種子育苗播種:鶴望蘭種子可直接播種。播種前挑選粒大飽滿、種皮光滑、無損傷、無病蟲害的種子,用0.3%高錳酸鉀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泡種子2h進行消毒,再用30~40℃溫水浸泡3~4天。播種時間在3月下旬為宜,用草炭土、珍珠巖、河沙按7∶2∶1比例混合配制床土,將種子按3cm×3cm的株行距點播,播后覆0.5cm厚細土,澆透水后覆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濕。
分苗:小苗出土長到2片葉時,在肥沃疏松、排灌良好并經(jīng)消毒的土壤上,進行第一次分苗移植。移植株行距以10cm×10cm為好,移植后澆透水,上部搭遮陽柵。此后每隔半月澆腐熟餅肥水1次,秋后撤去遮陽棚。霜凍前將溫室蓋好塑料薄膜和萆簾保暖越冬,冬天每天中午保證2h通風(fēng)換氣時間。
定植:小苗經(jīng)過2年生長,一般高達50cm左右,葉8~10片,地下根5~7條,根長30cm左右,此時應(yīng)進行定植。定植在4~5月份進行,先將定植的床面深翻挖槽,原土外翻,槽深80cm,再將槽底土挖松20cm,填入50cm厚熟土,撒入腐熟有機肥并拌勻,再覆土,做成25cm高的床面,按株行60cm×60cm,采用品字形定植。
分株育苗
分株育苗多在4~5月進行,將帶有分蘗大苗的株叢挖出,從基部輕輕分開,注意每株苗都帶有肉質(zhì)根,傷口沾草木灰后進行栽植。
栽培管理土壤管理:鶴望蘭根系粗壯,且垂直向下生長,為促使根系發(fā)達,應(yīng)經(jīng)常對土壤進行疏松。
溫度與光照:鶴望蘭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30℃,低于0℃會受涼害,高于35℃則生長緩慢,故夏季應(yīng)適當(dāng)遮陽,冬季要采取保溫措施。鶴望蘭喜光照,如光照不足,易使葉柄細弱,株形彎曲,花質(zhì)下降。
肥水管理:苗期施足底肥,以營造健壯的營養(yǎng)器官。隨植株不斷生長,對營養(yǎng)的需要逐漸增加。一般每年施肥2次,第一次在5月份,以餅肥、復(fù)合肥為主,施肥量稍大;第二次在9月份,以有機肥加適量鈣鎂磷肥為主,施肥量稍少。同時,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配合葉面噴肥效果更好。對弱苗、小苗應(yīng)施偏肥,促使植株生長整齊、花期一致,提高切花質(zhì)量。鶴望蘭耐旱能力強,澆水應(yīng)少澆、勤澆。
修剪:鶴望蘭每片成熟葉基部都能分化花芽,為促使其孕蕾并提高花芽質(zhì)量,對斷葉、病葉和黃化葉,應(yīng)及時修剪。
病蟲害防治:鶴望蘭的主要病蟲害有蚧殼蟲、蛀心蟲、灰霉病、立枯病等。
蚧殼蟲多發(fā)生在高溫季節(jié),可在幼蟲孵化期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霧防治。
蛀心蟲主要鉆食嫩梢、花蕾,可在其幼蟲期用40%氧化樂果800倍液噴霧防治,每周1次,連噴2~3次。
灰霉病和立枯病常常發(fā)生在低溫高濕環(huán)境或種植過密、通風(fēng)透氣不良情況下。在做好通風(fēng)換氣工作的同時,可用0.5%高錳酸鉀或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
育苗種子育苗播種:鶴望蘭種子可直接播種。播種前挑選粒大飽滿、種皮光滑、無損傷、無病蟲害的種子,用0.3%高錳酸鉀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泡種子2h進行消毒,再用30~40℃溫水浸泡3~4天。播種時間在3月下旬為宜,用草炭土、珍珠巖、河沙按7∶2∶1比例混合配制床土,將種子按3cm×3cm的株行距點播,播后覆0.5cm厚細土,澆透水后覆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濕。
分苗:小苗出土長到2片葉時,在肥沃疏松、排灌良好并經(jīng)消毒的土壤上,進行第一次分苗移植。移植株行距以10cm×10cm為好,移植后澆透水,上部搭遮陽柵。此后每隔半月澆腐熟餅肥水1次,秋后撤去遮陽棚。霜凍前將溫室蓋好塑料薄膜和萆簾保暖越冬,冬天每天中午保證2h通風(fēng)換氣時間。
定植:小苗經(jīng)過2年生長,一般高達50cm左右,葉8~10片,地下根5~7條,根長30cm左右,此時應(yīng)進行定植。定植在4~5月份進行,先將定植的床面深翻挖槽,原土外翻,槽深80cm,再將槽底土挖松20cm,填入50cm厚熟土,撒入腐熟有機肥并拌勻,再覆土,做成25cm高的床面,按株行60cm×60cm,采用品字形定植。
分株育苗
分株育苗多在4~5月進行,將帶有分蘗大苗的株叢挖出,從基部輕輕分開,注意每株苗都帶有肉質(zhì)根,傷口沾草木灰后進行栽植。
栽培管理土壤管理:鶴望蘭根系粗壯,且垂直向下生長,為促使根系發(fā)達,應(yīng)經(jīng)常對土壤進行疏松。
溫度與光照:鶴望蘭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30℃,低于0℃會受涼害,高于35℃則生長緩慢,故夏季應(yīng)適當(dāng)遮陽,冬季要采取保溫措施。鶴望蘭喜光照,如光照不足,易使葉柄細弱,株形彎曲,花質(zhì)下降。
肥水管理:苗期施足底肥,以營造健壯的營養(yǎng)器官。隨植株不斷生長,對營養(yǎng)的需要逐漸增加。一般每年施肥2次,第一次在5月份,以餅肥、復(fù)合肥為主,施肥量稍大;第二次在9月份,以有機肥加適量鈣鎂磷肥為主,施肥量稍少。同時,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配合葉面噴肥效果更好。對弱苗、小苗應(yīng)施偏肥,促使植株生長整齊、花期一致,提高切花質(zhì)量。鶴望蘭耐旱能力強,澆水應(yīng)少澆、勤澆。
修剪:鶴望蘭每片成熟葉基部都能分化花芽,為促使其孕蕾并提高花芽質(zhì)量,對斷葉、病葉和黃化葉,應(yīng)及時修剪。
病蟲害防治:鶴望蘭的主要病蟲害有蚧殼蟲、蛀心蟲、灰霉病、立枯病等。
蚧殼蟲多發(fā)生在高溫季節(jié),可在幼蟲孵化期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霧防治。
蛀心蟲主要鉆食嫩梢、花蕾,可在其幼蟲期用40%氧化樂果800倍液噴霧防治,每周1次,連噴2~3次。
灰霉病和立枯病常常發(fā)生在低溫高濕環(huán)境或種植過密、通風(fēng)透氣不良情況下。在做好通風(fēng)換氣工作的同時,可用0.5%高錳酸鉀或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