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月季)是云南省鮮切花栽培的大宗種類,種植品種200余個,以卡羅拉、黑魔術、維西利亞、假日公主、雪山、彩紙、紫金靈等為主,99%以上都是保護地栽培,加上花卉生產周期長,重茬連作現象普遍,棚內小氣候溫暖濕潤,花卉病害發(fā)生嚴重。其中玫瑰(月季)白粉病是切花玫瑰(月季)生產的主要病害,在我國各地均有發(fā)生,該病對玫瑰(月季)危害較大,是農戶一年四季都在防治的常規(guī)病害。病害發(fā)生輕時使玫瑰(月季)生長減弱,嫩葉扭曲變形,花姿不整,影響生長和失去觀賞價值;發(fā)生嚴重時造成玫瑰(月季)早落葉,花蕾畸形或不完全開放,連續(xù)發(fā)病則使玫瑰 (月季)枝條干枯或整株死亡,嚴重影響其品質和產量。
一、危害癥狀:主要危害葉片、葉柄、嫩梢及花蕾。首先從植株中上部開始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黃斑,逐漸擴大,邊緣不明顯,后出現白色粉末狀霉點,隨后著生白色粉末狀物,嚴重時葉面和葉背面都有白粉層。嫩葉染病后翻卷,皺縮、變厚,有時為紫紅色;葉柄及嫩梢染病時節(jié)間短縮、莖變細,反面彎曲,幼葉伸展不開;花蕾染病時表面覆蓋白粉層,發(fā)育停滯,花朵畸形,皺縮脫落;老葉通常不易受感染,染病則出現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白粉狀斑,但葉片不扭曲。病菌在某些玫瑰(月季)品種的葉片上引起不明顯的針尖狀壞死斑。植株染病后生長衰弱,白色霉點布滿全葉,葉片變得凹凸不平,或者扭曲,葉色開始變成灰色,新梢發(fā)育不良,花枝花莖柔軟彎垂,花蕾下部密生霉菌,花莖變色,開放的花瓣受侵染的可能性小。有些深色花品種染病葉片出現小而圓的褪色斑。
二、發(fā)病規(guī)律:病原Sphaerot-heca rosae(Jacz)Z.Y.Zhao稱薔薇單囊殼和Sphaer-otheca pannosa (Wallr.exFr.)Lev稱氈毛單囊殼,均屬子囊菌門真菌。病菌以菌絲體在芽、葉、枝上越冬。以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初次侵染,后以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通過氣流傳播蔓延。分生孢子發(fā)芽適溫17℃~25℃,30℃以上受到抑制,室溫在2℃~5℃以上白粉病即可發(fā)生。發(fā)病濕度范圍寬,相對濕度23%~99%都可發(fā)病,潮濕環(huán)境最易發(fā)病。保護地栽培周年均可發(fā)生,沒有明顯的高峰期,雨季來臨前的4、5月份左右發(fā)病較重。在云南昆明、玉溪、曲靖等地,管理不善的溫室大棚內周年發(fā)生,一般每年開始個別植株發(fā)病,隨后整塊大田逐步蔓延,入冬后發(fā)病自然減輕。在玫瑰(月季)的整個生育期中,成花期(封頂期)較易染病。葉片大而薄的品種及開紅花的品種較易染病。栽植過密,土壤中氮肥過多,鉀肥不足,通風不良或光照不足易發(fā)病。
三、防治方法:為指導大面積防治,生產出高效、優(yōu)質的花卉產品,防治必須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yè)防治為基礎,及時進行化學防治,促進花卉產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
1、根據市場需求盡量選用抗病品種,如卡羅拉、黑魔術、維西利亞、瑞普索迪、雪山、芬得拉等。
2、結合冬季及早春季節(jié)修剪,及時剪除病枝、病葉,集中焚燒后深埋處理。每次剪花高峰期過后,結合修剪清除病枝、病葉并進行一次徹底的藥劑防治,減少病害侵染源。
3、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交替輪作;溫室加強通風透光,棚內溫度不宜過高,保持一定的濕度;雨后及時排水透風,防止?jié)駳鉁襞飪取?nbsp;
4、根據玫瑰(月季)的生長需求平衡施肥,營養(yǎng)生長期增施氮肥,但避免氮肥過多,生殖生長期 (現花蕾后)適當增施磷鉀肥,發(fā)病期少施或不施氮肥,同時增施鎂肥。
5、藥劑防治:主要防治方法是用硫磺熏蒸,每畝大田安裝8~10個硫磺熏蒸器,每周進行3~5次熏蒸,在夜晚大棚內每次硫磺熏蒸5~8小時(大棚須密閉),可根據發(fā)病情況決定硫磺熏蒸次數多少和時間長短。
(1)玫瑰清樁后用石硫合劑(20~30度)加水4~6倍,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噴霧,作好預防。
(2)發(fā)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噴霧,中后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10%腈菌唑乳油2500~3000倍、25%敵力脫乳油1000倍、62.25%仙生(腈菌唑+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30%特富靈可濕性粉劑1200~1400倍、75%+三嗎啉乳油6000~8000倍、25%烯唑醇乳油1500倍、50%翠貝干懸浮劑3000~4000倍液噴霧交替使用,7~10天一次,連續(xù)噴施2~3次。
(3)還可在生長期噴20%粉銹王子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多菌靈1000倍液。也可以用1000倍的多氧霉素PS乳劑,0.02%~0.03%的硝酸鉀水溶液噴霧防治玫瑰白粉病。
(4)在葉片的表面和背面同時噴灑能較大程度地提高防治效果,噴后葉面保濕度在2至4小時能產生更好的效果。
一、危害癥狀:主要危害葉片、葉柄、嫩梢及花蕾。首先從植株中上部開始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黃斑,逐漸擴大,邊緣不明顯,后出現白色粉末狀霉點,隨后著生白色粉末狀物,嚴重時葉面和葉背面都有白粉層。嫩葉染病后翻卷,皺縮、變厚,有時為紫紅色;葉柄及嫩梢染病時節(jié)間短縮、莖變細,反面彎曲,幼葉伸展不開;花蕾染病時表面覆蓋白粉層,發(fā)育停滯,花朵畸形,皺縮脫落;老葉通常不易受感染,染病則出現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白粉狀斑,但葉片不扭曲。病菌在某些玫瑰(月季)品種的葉片上引起不明顯的針尖狀壞死斑。植株染病后生長衰弱,白色霉點布滿全葉,葉片變得凹凸不平,或者扭曲,葉色開始變成灰色,新梢發(fā)育不良,花枝花莖柔軟彎垂,花蕾下部密生霉菌,花莖變色,開放的花瓣受侵染的可能性小。有些深色花品種染病葉片出現小而圓的褪色斑。
二、發(fā)病規(guī)律:病原Sphaerot-heca rosae(Jacz)Z.Y.Zhao稱薔薇單囊殼和Sphaer-otheca pannosa (Wallr.exFr.)Lev稱氈毛單囊殼,均屬子囊菌門真菌。病菌以菌絲體在芽、葉、枝上越冬。以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初次侵染,后以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通過氣流傳播蔓延。分生孢子發(fā)芽適溫17℃~25℃,30℃以上受到抑制,室溫在2℃~5℃以上白粉病即可發(fā)生。發(fā)病濕度范圍寬,相對濕度23%~99%都可發(fā)病,潮濕環(huán)境最易發(fā)病。保護地栽培周年均可發(fā)生,沒有明顯的高峰期,雨季來臨前的4、5月份左右發(fā)病較重。在云南昆明、玉溪、曲靖等地,管理不善的溫室大棚內周年發(fā)生,一般每年開始個別植株發(fā)病,隨后整塊大田逐步蔓延,入冬后發(fā)病自然減輕。在玫瑰(月季)的整個生育期中,成花期(封頂期)較易染病。葉片大而薄的品種及開紅花的品種較易染病。栽植過密,土壤中氮肥過多,鉀肥不足,通風不良或光照不足易發(fā)病。
三、防治方法:為指導大面積防治,生產出高效、優(yōu)質的花卉產品,防治必須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yè)防治為基礎,及時進行化學防治,促進花卉產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
1、根據市場需求盡量選用抗病品種,如卡羅拉、黑魔術、維西利亞、瑞普索迪、雪山、芬得拉等。
2、結合冬季及早春季節(jié)修剪,及時剪除病枝、病葉,集中焚燒后深埋處理。每次剪花高峰期過后,結合修剪清除病枝、病葉并進行一次徹底的藥劑防治,減少病害侵染源。
3、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交替輪作;溫室加強通風透光,棚內溫度不宜過高,保持一定的濕度;雨后及時排水透風,防止?jié)駳鉁襞飪取?nbsp;
4、根據玫瑰(月季)的生長需求平衡施肥,營養(yǎng)生長期增施氮肥,但避免氮肥過多,生殖生長期 (現花蕾后)適當增施磷鉀肥,發(fā)病期少施或不施氮肥,同時增施鎂肥。
5、藥劑防治:主要防治方法是用硫磺熏蒸,每畝大田安裝8~10個硫磺熏蒸器,每周進行3~5次熏蒸,在夜晚大棚內每次硫磺熏蒸5~8小時(大棚須密閉),可根據發(fā)病情況決定硫磺熏蒸次數多少和時間長短。
(1)玫瑰清樁后用石硫合劑(20~30度)加水4~6倍,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噴霧,作好預防。
(2)發(fā)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噴霧,中后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10%腈菌唑乳油2500~3000倍、25%敵力脫乳油1000倍、62.25%仙生(腈菌唑+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30%特富靈可濕性粉劑1200~1400倍、75%+三嗎啉乳油6000~8000倍、25%烯唑醇乳油1500倍、50%翠貝干懸浮劑3000~4000倍液噴霧交替使用,7~10天一次,連續(xù)噴施2~3次。
(3)還可在生長期噴20%粉銹王子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多菌靈1000倍液。也可以用1000倍的多氧霉素PS乳劑,0.02%~0.03%的硝酸鉀水溶液噴霧防治玫瑰白粉病。
(4)在葉片的表面和背面同時噴灑能較大程度地提高防治效果,噴后葉面保濕度在2至4小時能產生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