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包種為150余年前福建安溪縣業(yè)茶者王義程氏所創(chuàng)制,成茶用方紙包成長方形的四方包,因而得名。1881年福建省同安縣茶商吳福源在臺北設源隆號,專事制造包種茶,同時還有安溪縣商人王安定與張古魁合夥設建成號經(jīng)營包種,此為臺灣包種茶之起源。
制造包種茶所用鮮葉原料的茶樹品種,以青心烏龍為主。最近推廣的臺茶12號(又名金萱,為臺農(nóng)8號與硬枝紅心雜交一代)和武夷、水仙、鐵觀音、臺茶13號、枝蘭(臺農(nóng)101號),制茶品質(zhì)優(yōu)良。此外還有黃心烏龍、臺茶5號、青心大冇、紅心大冇、大葉烏龍、紅心烏龍、硬枝紅心等品種。相傳清咸豐年間(公元1855年),林鳳池氏從福建引入青心烏龍植于凍頂山,是為凍頂烏龍茶之起源。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8年),有張氏兄弟從安溪引入純種鐵觀音,在木柵漳湖區(qū)種植成功,是為木柵鐵觀音之起源。
包種茶之采制分為春夏秋冬四季,3月中旬~5月上旬為春茶,5月下旬~8月中旬為夏茶,8月中旬~10月下旬為秋茶,10月下旬~11月中旬為冬茶,其中以春茶、秋茶及早期冬茶品質(zhì)較佳。鮮葉采摘標準為與新梢頂芽開面采二、三葉。
不同品種、不同時間采的鮮葉,應分開制作。臺灣包種茶的初制工藝依次分為日光(或室內(nèi)加溫)萎凋、室內(nèi)萎凋(靜置與攪拌)、炒青、揉捻、初干、焙干等工序。如制“明德茶”,初干后要經(jīng)過再揉捻才焙干。凍頂烏龍茶、松柏長青茶、鐵觀音茶及金萱茶還要經(jīng)過三次熱團揉再焙干。
包種茶初制工藝要點如下:
(1)日光萎凋或加溫萎凋:視天氣而定。鮮葉要薄攤,每平方米攤1公斤左右。日曬溫度以30~35℃為宜,過高時可用紗綢遮蔭,歷時一般為10~20分鐘,中間輕翻2~3次。室內(nèi)加溫萎凋用萎凋槽,攤?cè)~厚度5~10厘米,熱風溫度35~38℃,風速40~80米C分鐘,中間輕翻2~3次。鮮葉經(jīng)日光萎凋失水4~9%。
(2)做青:室內(nèi)萎凋包括靜置與攪拌,即做青工藝,傳統(tǒng)方法采取碰青(做手)與攤置相結(jié)合。經(jīng)日光萎凋的鮮葉移至室內(nèi),先攤置2小時左右,再進行做青。做青次數(shù)一般為3~5次,每次歷時1~12分鐘,依次由短到長。每次做青后即予攤置,每次歷時60~90分鐘,依次由長到短。
(3)炒青:鍋溫160~180℃,炒至手握葉子柔軟,芳香顯現(xiàn),減重35~40%。
(4)揉捻:炒青葉即置揉捻機中揉6~7分鐘后,再重壓揉3~4分鐘。
(5)烘焙:揉捻葉取出解塊后隨即進行初干,溫度87~98℃,第二次焙干溫度75~85℃。
臺灣包種茶在烏龍茶中別具一格,優(yōu)良品質(zhì)的包種茶條索卷縐曲而稍粗長,外觀深綠色,帶有青蛙皮般的灰白點,干茶具有蘭花清香。沖泡后,茶香芬芳撲鼻,湯色黃綠清澈。茶湯滋味有過喉圓滑甘潤之感,回甘力強。具有“香、濃、醇、韻、美”五大特色。包種茶因其具有清香、舒暢的風韻,所以又稱其為“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