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鹽堿致害大豆,主要是由于土壤中鹽堿含量高,土壤水勢低,造成植株吸水困難,形成干旱造成的。因此,在大豆生育期間,凡有灌溉條件者,遇旱返鹽(堿)時應及時灌溉。灌溉減輕鹽害的原因有三:第一,地表鹽堿融于水中,隨水分下滲壓入地下,使耕層鹽堿含量降低,稱為灌溉“壓鹽(堿)”;第二,地表鹽融于水中,除滲入地下者外,可通過排水溝排出地外,使地表含鹽量降低,稱為“洗鹽(堿)”;第三,灌溉不僅通過“壓鹽”、“洗鹽”減少耕層含鹽量,也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勢提高,植株根系吸水由難變易。 無灌溉條件的地片,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洗”、“壓”鹽堿。中等大小的雨量,盡量保存雨水于土地內,通過淋融使鹽堿滲入地下,起到壓堿作用。在雨量大時,可及時將積水排出地外,達到“洗”、“壓”兼收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