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栽香菇采用注水或泡袋催蕾方法,會(huì)使菌棒內(nèi)的含水量過高,影響產(chǎn)量、質(zhì)量和效益。現(xiàn)介紹一種快速催蕾方法。
1.刺孔用8厘米~10厘米長(zhǎng)的鐵釘4根,釘在厚1.5厘米、長(zhǎng)45厘米、寬度適宜手握的木板上,用制好的“釘排”在菌棒上扎8個(gè)眼。
2.浸泡把刺孔的菌棒放入浸水池或大桶內(nèi),防止菌棒上浮。之后,用0.3%的尿素溶液浸泡菌棒。
出過頭潮菇的菌棒浸水1.5小時(shí)~2小時(shí),出過二潮菇的菌棒每次浸袋2小時(shí)~3小時(shí)。以刺孔周圍含水量65%~70%,其他部位含水量45%~60%為宜,一般采用稱重法確定浸水量,第1次浸水后的重量是菌棒栽培時(shí)重量的100%~110%,春栽袋是栽培時(shí)重量的90%~105%。以后每潮減少浸水量15%左右。
3.溫差催蕾選擇晝夜溫度8℃~20℃的晴天浸袋催蕾,夜間必須出現(xiàn)12℃以下的低溫,中溫菌株需要14℃~16℃的低溫刺激。在浸過水的菌棒一端刺一孔,孔向下,排放在向陽、背風(fēng)、不積水的地面上,用塑料薄膜蓋嚴(yán),在薄膜內(nèi)的菌棒上面放置溫度計(jì)。陽光照射增溫,促使薄膜內(nèi)的溫度達(dá)到28℃~32℃,保持2小時(shí)~4小時(shí),掀膜通風(fēng),再用夜間的自然低溫12℃刺激4小時(shí)~6小時(shí)。如果溫度不足,可連續(xù)進(jìn)行2次~3次。
4.出菇管理通過刺孔、浸水和溫差刺激的菌棒可放在原地,用塑料薄膜蓋嚴(yán),在18℃~24℃條件下2天~3天后即大量生出菇蕾。從第2天傍晚或第3天早上選出菇蕾較多的菌棒放入出菇棚的最下層。以后,每隔12小時(shí)~24小時(shí)選1次,自下而上放入出菇棚,2天~3天全部完成。
5.注意事項(xiàng)①用上述方法催蕾的菌棒含水量應(yīng)為35%~55%,含水量低于35%的菌棒,要少量補(bǔ)水,含水量高于55%的菌棒宜適當(dāng)縮短浸水時(shí)間或不浸水。②超過35℃應(yīng)立即降溫。
1.刺孔用8厘米~10厘米長(zhǎng)的鐵釘4根,釘在厚1.5厘米、長(zhǎng)45厘米、寬度適宜手握的木板上,用制好的“釘排”在菌棒上扎8個(gè)眼。
2.浸泡把刺孔的菌棒放入浸水池或大桶內(nèi),防止菌棒上浮。之后,用0.3%的尿素溶液浸泡菌棒。
出過頭潮菇的菌棒浸水1.5小時(shí)~2小時(shí),出過二潮菇的菌棒每次浸袋2小時(shí)~3小時(shí)。以刺孔周圍含水量65%~70%,其他部位含水量45%~60%為宜,一般采用稱重法確定浸水量,第1次浸水后的重量是菌棒栽培時(shí)重量的100%~110%,春栽袋是栽培時(shí)重量的90%~105%。以后每潮減少浸水量15%左右。
3.溫差催蕾選擇晝夜溫度8℃~20℃的晴天浸袋催蕾,夜間必須出現(xiàn)12℃以下的低溫,中溫菌株需要14℃~16℃的低溫刺激。在浸過水的菌棒一端刺一孔,孔向下,排放在向陽、背風(fēng)、不積水的地面上,用塑料薄膜蓋嚴(yán),在薄膜內(nèi)的菌棒上面放置溫度計(jì)。陽光照射增溫,促使薄膜內(nèi)的溫度達(dá)到28℃~32℃,保持2小時(shí)~4小時(shí),掀膜通風(fēng),再用夜間的自然低溫12℃刺激4小時(shí)~6小時(shí)。如果溫度不足,可連續(xù)進(jìn)行2次~3次。
4.出菇管理通過刺孔、浸水和溫差刺激的菌棒可放在原地,用塑料薄膜蓋嚴(yán),在18℃~24℃條件下2天~3天后即大量生出菇蕾。從第2天傍晚或第3天早上選出菇蕾較多的菌棒放入出菇棚的最下層。以后,每隔12小時(shí)~24小時(shí)選1次,自下而上放入出菇棚,2天~3天全部完成。
5.注意事項(xiàng)①用上述方法催蕾的菌棒含水量應(yīng)為35%~55%,含水量低于35%的菌棒,要少量補(bǔ)水,含水量高于55%的菌棒宜適當(dāng)縮短浸水時(shí)間或不浸水。②超過35℃應(yīng)立即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