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某養(yǎng)豬場于2003年10月上旬暴發(fā)一種以體溫升高、厭食并伴有神經(jīng)癥狀為主要癥狀的急性、熱性傳染病。經(jīng)臨床診斷、病理剖檢、實驗室診斷和藥物試治,診斷為豬鏈球菌病,經(jīng)組藥治療,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 發(fā)病情況
該豬場為我市一中型豬場,有多年養(yǎng)豬歷史,從未發(fā)生過重大的疫情。2003年9月上旬外購20~30千克的架子豬150頭作商品育肥豬,入場后注射過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仔豬副傷寒等疫苗,長勢一直良好。10月上旬有數(shù)頭豬突然發(fā)病,體溫升高,食欲減退甚至廢絕,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偶伴有跛行。畜主從發(fā)現(xiàn)病豬的第一天起即用青霉素、鏈霉素、安痛定、病毒唑進行治療,但療效不佳,后改用磺胺嘧啶鈉等治療同樣無效,病情繼續(xù)蔓延,有12頭病豬陸續(xù)死亡,至10月13日存欄豬中尚有16頭嚴重病豬和25頭食欲減退、精神較差的病豬。畜主于10月14日來我處就診。
2 臨床癥狀及剖檢變化
豬突然發(fā)病,體溫升高達41℃~43℃,結膜潮紅,流淚,有漿液性鼻液,呼吸加快,腹下、四肢、耳尖等處皮膚呈出血性紫斑,少部分病豬表現(xiàn)明顯的神經(jīng)癥狀,共濟失調(diào),倒地,四肢做游泳狀,磨牙或口吐白沫,大多于1~3天內(nèi)死亡。剖檢變化差異較大,主要為全身淋巴結充血腫脹,脾臟腫大、質脆、邊緣出血,呈暗黑色;胸膜腔內(nèi)有多少不等的渾濁積液,并有黃白色纖維樣沉著物;肺臟有不同程度的紫色肝變區(qū);支氣管充盈泡沫樣液體;腎臟、心外膜及膀胱黏膜有點狀出血點;部分病豬腦膜充血、出血、水腫,跛行者可見患病關節(jié)皮下膠樣水腫或粘連。
3 實驗室診斷
3.1 細菌分離培養(yǎng) 無菌取剖檢豬肝臟接種于馬丁肉湯和血平板上,經(jīng)37℃24小時培養(yǎng),肉湯呈均勻一致的輕度混濁,血平板上生長出圓形、光滑、半透明的細小菌落,呈β-溶血。用肉湯培養(yǎng)物和菌落涂片鏡檢,可見成對、單個或短鏈的球形菌體,革蘭氏陽性。該菌能發(fā)酵葡萄糖、蔗糖、乳糖、麥芽糖、水楊苷、海藻糖和菊糖,產(chǎn)酸,不能發(fā)酵阿拉伯糖、甘露醇、山梨醇、甘油、松三糖和核糖。由此確定病原為鏈球菌。
3.2 藥敏試驗 用標準平皿紙片法,對該菌株進行了藥敏試驗,結果慶大霉素、復方新諾明、氨芐青霉素、氟苯尼考高敏;卡那霉素、青霉素、土霉素低敏;鏈霉素不敏感。
4 防制措施
4.1 病豬與健康豬馬上采取隔離飼養(yǎng),用百毒殺對全場豬進行緊急消毒,每天一次。
4.2 病豬按0.07毫升/千克肌注30%氟苯尼考注射液,隔天一次,連用2~3次,同時注射白介素-2每頭2毫升,一天一次,連用2次。
4.3 健康豬全群按2千克/噸飼料添加磺胺二甲氧嘧啶粉及增效劑(5∶1比例),連用5天。
5 治療結果
采取上述措施后,除了病情嚴重的3頭病豬死亡外,其余病豬均用藥后康復,健康豬未有新病例發(fā)生。
6 小結與討論
6.1 該病的發(fā)生可以說與該場負責人的僥幸心理有關,因該場一直未發(fā)生重大疫情,所以僅對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仔豬副傷寒進行預防,而忽視了近年在我市發(fā)病率較高的鏈球菌病的預防。
6.2 為防止該病流行,我市豬場應將鏈球菌病列入免疫程序,建議用鏈球菌弱毒凍干苗,對10日齡仔豬首免,60日齡再進行二免。
6.3 鏈球菌屬革蘭氏陽性菌,大劑量青霉素高敏,但由于一般豬場平時把青霉素做為抗菌的首選抗生素,大劑量長期濫用,造成鏈球菌對青霉素低敏,故治療無效。建議在臨床上要選擇對病原菌高敏的藥物,以免貽誤治療。
1 發(fā)病情況
該豬場為我市一中型豬場,有多年養(yǎng)豬歷史,從未發(fā)生過重大的疫情。2003年9月上旬外購20~30千克的架子豬150頭作商品育肥豬,入場后注射過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仔豬副傷寒等疫苗,長勢一直良好。10月上旬有數(shù)頭豬突然發(fā)病,體溫升高,食欲減退甚至廢絕,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偶伴有跛行。畜主從發(fā)現(xiàn)病豬的第一天起即用青霉素、鏈霉素、安痛定、病毒唑進行治療,但療效不佳,后改用磺胺嘧啶鈉等治療同樣無效,病情繼續(xù)蔓延,有12頭病豬陸續(xù)死亡,至10月13日存欄豬中尚有16頭嚴重病豬和25頭食欲減退、精神較差的病豬。畜主于10月14日來我處就診。
2 臨床癥狀及剖檢變化
豬突然發(fā)病,體溫升高達41℃~43℃,結膜潮紅,流淚,有漿液性鼻液,呼吸加快,腹下、四肢、耳尖等處皮膚呈出血性紫斑,少部分病豬表現(xiàn)明顯的神經(jīng)癥狀,共濟失調(diào),倒地,四肢做游泳狀,磨牙或口吐白沫,大多于1~3天內(nèi)死亡。剖檢變化差異較大,主要為全身淋巴結充血腫脹,脾臟腫大、質脆、邊緣出血,呈暗黑色;胸膜腔內(nèi)有多少不等的渾濁積液,并有黃白色纖維樣沉著物;肺臟有不同程度的紫色肝變區(qū);支氣管充盈泡沫樣液體;腎臟、心外膜及膀胱黏膜有點狀出血點;部分病豬腦膜充血、出血、水腫,跛行者可見患病關節(jié)皮下膠樣水腫或粘連。
3 實驗室診斷
3.1 細菌分離培養(yǎng) 無菌取剖檢豬肝臟接種于馬丁肉湯和血平板上,經(jīng)37℃24小時培養(yǎng),肉湯呈均勻一致的輕度混濁,血平板上生長出圓形、光滑、半透明的細小菌落,呈β-溶血。用肉湯培養(yǎng)物和菌落涂片鏡檢,可見成對、單個或短鏈的球形菌體,革蘭氏陽性。該菌能發(fā)酵葡萄糖、蔗糖、乳糖、麥芽糖、水楊苷、海藻糖和菊糖,產(chǎn)酸,不能發(fā)酵阿拉伯糖、甘露醇、山梨醇、甘油、松三糖和核糖。由此確定病原為鏈球菌。
3.2 藥敏試驗 用標準平皿紙片法,對該菌株進行了藥敏試驗,結果慶大霉素、復方新諾明、氨芐青霉素、氟苯尼考高敏;卡那霉素、青霉素、土霉素低敏;鏈霉素不敏感。
4 防制措施
4.1 病豬與健康豬馬上采取隔離飼養(yǎng),用百毒殺對全場豬進行緊急消毒,每天一次。
4.2 病豬按0.07毫升/千克肌注30%氟苯尼考注射液,隔天一次,連用2~3次,同時注射白介素-2每頭2毫升,一天一次,連用2次。
4.3 健康豬全群按2千克/噸飼料添加磺胺二甲氧嘧啶粉及增效劑(5∶1比例),連用5天。
5 治療結果
采取上述措施后,除了病情嚴重的3頭病豬死亡外,其余病豬均用藥后康復,健康豬未有新病例發(fā)生。
6 小結與討論
6.1 該病的發(fā)生可以說與該場負責人的僥幸心理有關,因該場一直未發(fā)生重大疫情,所以僅對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仔豬副傷寒進行預防,而忽視了近年在我市發(fā)病率較高的鏈球菌病的預防。
6.2 為防止該病流行,我市豬場應將鏈球菌病列入免疫程序,建議用鏈球菌弱毒凍干苗,對10日齡仔豬首免,60日齡再進行二免。
6.3 鏈球菌屬革蘭氏陽性菌,大劑量青霉素高敏,但由于一般豬場平時把青霉素做為抗菌的首選抗生素,大劑量長期濫用,造成鏈球菌對青霉素低敏,故治療無效。建議在臨床上要選擇對病原菌高敏的藥物,以免貽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