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看,俺這西紅柿老生蟲,有的果兒還沒長大,心兒就開始爛了,這是咋回事?”
“這是斑潛蠅病惹的禍,你要及時給西紅柿通風、降溫,必要時還可以噴灑點藥。”2月8日上午,在山陽區(qū)新城街道墻南村村民李小有的蔬菜大棚里,九三學社焦作市委的農業(yè)專家,為村民現場講解了西紅柿病蟲害防治及田間管理技術。
專家講得認真,村民聽得仔細,張小有的蔬菜大棚里站滿了村民。從他們聽得入神的眼神中,記者不難看出,農民們對農業(yè)科技知識的渴求。
種西紅柿咋樣才能不生蟲?講解過程中,沒聽懂的村民當即插話,要向專家問個究竟,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氣氛甭提多活躍了!
“種西紅柿要特別注意通風降溫,保持空氣干燥,這樣才不容易滋生病蟲。”專家張小靜看了看大棚頂部說,今年冬季氣溫偏高,像這種類型的大棚,在白天日照充足時,兩邊的出風口一定要開著,提前預防各種病毒病的發(fā)生;必要時可以進行取樣化驗一下土壤成分,看是否需要選擇其他蔬菜品種,比如姜和大蒜等,一年種一到兩次,可以有效改善土壤條件,降低土壤中的病蟲基數。
“這段時間正是西紅柿管理的關鍵期,專家不僅現場解決問題,還發(fā)放了便民聯(lián)系卡,開好了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的單子,俺打心眼里感謝他們!”村民李小有的話,代表了村民的心聲。
農業(yè)發(fā)展除了依靠良種和肥料外,更離不開科學的管理技術。“隨著農業(yè)現代化的推進,科學種植技術越來越受到農民的重視,農民對農業(yè)科技知識的渴求日益強烈。”九三學社焦作市委專職副主委劉學峰告訴記者,像這樣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為農民傳授實用技術的服務,他們每年都要舉行數十次,有效提高了農民的科學素質和種植水平。
截至目前,九三學社焦作市委按照農村實用、農業(yè)增效、農民受益的原則,已經建立糧食、果園等高產示范基地20多個,與農民建立一對一服務聯(lián)系戶30多家,累計開展社會服務活動70余次,培訓農民300多人,受到了農民的歡迎,提高了農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