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季節(jié),伴著馬鈴薯收獲機的轟鳴聲,神木縣錦界鎮(zhèn)溝掌村馬鈴薯種植大戶王濤的2000畝馬鈴薯地塊上,一個個個大皮薄的土豆跳躍著從土里翻涌而出,王濤臉上露出了豐收的喜悅。這是神木推廣新技術助力馬鈴薯創(chuàng)高產的一個真實寫照。
近年來,神木縣不斷加大對馬鈴薯種植產業(yè)的新型技術投入,積極引導農民科學種植,大力加強集成技術的推廣應用,全力推進農業(yè)跨越式發(fā)展。
依托優(yōu)質的土地資源,神木縣的馬鈴薯以薯型好、耐儲存、口感好深得客戶和市民的喜愛,剛一上市,來自山西、內蒙古等地的收購貨車就在地頭排起長龍。王濤說:“就像我現在手里拿的這顆是三兩,三兩以上的作為商品薯由市場決定價格,六毛、七毛、八毛,還有可能上九毛。收入的話,今年每畝地純收入差不多1500元。”
錦界鎮(zhèn)溝掌村2000畝馬鈴薯種植基地是該縣高產高效水肥一體化集成技術示范園之一,主要采取起壟、測土配肥、脫毒良種、病蟲草害防治等新型種植技術。神木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高成平說:“起壟以90公分為標準,畝留苗密度3000株左右,但是畝產可以提高百分之三十,關鍵是可以用GPS導航機械化作業(yè)。”
雖然受天氣情況的影響,去年相繼發(fā)生暴雨、澇害、冰雹災及中途的伏旱,幾種因素造成全縣馬鈴薯略有所減產,但是憑借起壟、測土配肥等技術的運用,神木縣錦界鎮(zhèn)溝掌村馬鈴薯畝產達3500公斤以上,創(chuàng)縣馬鈴薯高產記錄??h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龔清世說:“起壟種植的好處是因為薯塊長在壟上,遇到暴雨、澇害不至于受到災害,根據我們進一步摸索探討,在來年的馬鈴薯種植當中要逐步推行溝掌現在形成的這種種植模式。”
2016年,神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達14萬畝,實施馬鈴薯標準化生產5萬畝,其中太和寨、花石崖、喬岔灘、解家堡4個鎮(zhèn)辦實施萬畝山旱地馬鈴薯高產創(chuàng)建示范片1.02萬畝。馬鈴薯百畝核心攻關田1.01萬畝,平均畝產1315公斤;馬鈴薯輻射田4.49萬畝,平均畝產1120公斤,較全縣平均產量增產34.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