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時間不算長,但汝陽縣劉店鎮(zhèn)紅里村的變化不算小——在昔日荒地里,孤單的幾排鋼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148個現(xiàn)代化食用菌大棚鱗次櫛比,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抬腳一鞋灰的黃土地不見了,筆直的水泥路非常干凈,工人用推車把一筐筐新鮮香菇運送到冷柜里。
掀開一個食用菌大棚的門簾,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只見,一個個菌棒整齊地排列在架子上,大棚深處傳來陣陣爽朗的笑聲。
怎么這么高興,是有喜事嗎?面對記者的疑惑,44歲的貧困戶王忙菊眼睛彎成一道縫:“當然有喜事!馬上就要發(fā)工資了,俺們正商量著過年給家里添置點大件兒。”
22年養(yǎng)育6個孩子,王忙菊往日的生活就是圍著孩子轉。“自從到這兒上班,咱有了這輩子第一張銀行卡,每個月發(fā)2000元,在家說話也有底氣了。”王忙菊笑著說,今年過年,她還打算給每個孩子都發(fā)個大紅包。
該項目占地303畝,有148個四季恒溫的食用菌大棚,劃分為15個種植基地,是由洛陽佳嘉樂農業(yè)產品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佳嘉樂公司)與汝陽縣人民政府合作投資建設的食用菌產業(yè)扶貧項目。因為務工的多是貧困戶,被稱為“扶貧基地”。2017年3月,基地剛建起第一個大棚便迅速投產,王忙菊就是那個時候來上班的。保潔、刺孔、注水、摘菇……她忙得不亦樂乎。“俺就是紅里村的,每天上班8個小時,不耽誤家里農活,也不耽誤照看孩子。”王忙菊直呼“上班”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
如今,148個大棚全部建成,140萬個菌棒被安置在60個大棚里,57戶貧困戶在此快樂地忙碌著,為春節(jié)前大面積出菇做準備。“等148個大棚全部投產,還能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攤上喜事的,還有劉店鎮(zhèn)峴山村的貧困戶劉小婷。雖然沒到基地上過一天班,可就在昨天,她的卡里轉來了5000元收益金。
天底下還能有這種好事?嘿,還真有!
去年年初,在村黨委的組織和動員下,劉小婷一家五口申請了小額扶貧貼息貸款10萬元,同時與佳嘉樂公司簽訂協(xié)議,委托公司代種食用菌,公司連本帶息3年還清,每年給她1萬元收益金。
起初,劉小婷半信半疑。直到去年6月,第一筆5000元收益金拿到手,她臉上的愁容才慢慢散去。得知公司還清這些貸款后,還會“續(xù)約”,因為通過貧困戶讓渡貸款額度,讓企業(yè)貸款企業(yè)還款,幫扶企業(yè)與貧困戶建立了利益聯(lián)結機制,貧困戶沒有任何風險穩(wěn)拿幫扶金,劉小婷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像劉小婷一樣,目前該縣14個鄉(xiāng)鎮(zhèn)3300多戶貧困戶都能領到這筆錢。
喜事遠不止這些。佳嘉樂公司與汝陽縣政府簽訂協(xié)議,投資5.5億元建設100個食用菌種植基地、1000個食用菌大棚。除了紅里村的148個大棚相繼投產,越來越多的“扶貧基地”正在上店鎮(zhèn)、三屯鎮(zhèn)、內埠鎮(zhèn)等8個鄉(xiāng)鎮(zhèn)熱火朝天地建設著,今年上半年將陸續(xù)建成投產。按照每兩個大棚需要5名勞動力來算,可直接為2500戶貧困戶提供務工崗位,帶動1.3萬名貧困村民脫貧。
看來,越來越多的喜事將要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