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理紅葉是造成棉花后期早衰減產(chǎn)的主要病害,對產(chǎn)量影響較大。近幾年,北疆棉區(qū)不同區(qū)域不同程度發(fā)生棉花紅葉病害,個別區(qū)域棉田90%葉片發(fā)紅、干枯、脫落,甚至造成棉株上部2~4果枝棉鈴脫落,減產(chǎn)十分嚴重。病害常發(fā)生于棉花生長的中后期,病癥一般表現(xiàn)為從主莖生長點或上部果枝頂端開始發(fā)病,然后由上向下、由外向內(nèi)發(fā)展,病株的根系粗短,須根少且發(fā)育不良。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造成棉花生理紅葉的因素有多方面,通過查找原因,對棉花生理紅葉病發(fā)生地塊進行有針對性地預防,對發(fā)展棉花生產(chǎn)和降低棉花損失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棉花生理紅葉形成的原因
1.缺乏微量元素
缺鉀癥狀為紅葉莖枯病,葉片易脫落或易干枯。
缺鋅癥狀為棉株矮小,主莖節(jié)間短,葉色呈血青色或黃綠色條斑,以后呈黃褐色,葉緣向上卷起為瓢形;早蕾節(jié)位高,葉小、蕾小。
缺鎂癥狀為棉株中上部葉片呈黃紅色,葉片由上向下,葉面的血紅色斑逐漸增多、連片,葉脈仍呈綠色,上部結鈴少,缺鎂棉株在田間呈片狀分布。
2.缺氮肥
癥狀為棉株矮小,葉片淡綠,葉小,蕾小。8月降雨降溫驟晴后,棉株上部葉片突然變紅,輕者葉片正面和背面變黃,重者葉面朱紅,葉背黃紅。
3.排水不暢
土壤水分過多,排水不暢,造成棉株根系分布淺,根系生長弱,不發(fā)達,供應莖上部生長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減少,植株抗逆性降低,形成早衰,葉片變紅。
4.降溫冷害
棉花是典型的喜溫作物,生長發(fā)育的最適宜氣溫為25~30℃,一般在18℃以上才能正常生長,低于18℃棉花生長發(fā)育受阻,在盛鈴期如果遇較長時間的降雨降溫,可誘發(fā)生理病害,表現(xiàn)為葉片變紅、變褐或青枯脫落,上部蕾鈴干枯。
二、對棉花生理紅葉的分析
為探討棉花紅葉與土壤缺素之間的關系,2005年在129團對部分紅葉病田取土化驗,比較紅葉病田與正常棉田的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差異。
正常棉田與紅葉棉田土壤中微量元素鐵、錳、銅等含量沒有顯著差異,鋅的含量在正常棉田和紅葉棉田中有高有低。說明2005年129團棉花紅葉發(fā)生不是因缺乏微量元素造成的。
椐該團氣象站資料,截止8月底,大于10℃有效積溫為3320.1℃,比去年多292.4℃。8月上旬溫度一直偏高,較歷年偏高1~2℃/天,但在8月13~20日8天內(nèi),氣溫突然下降,平均溫度為15.5~16.2℃,均低于棉花鈴期生長所需的最低溫度18℃,當日最低溫度達到12.8℃。降溫致使棉花生長發(fā)育受到嚴重影響,田間表現(xiàn)為葉片變紅、焦枯,上部蕾鈴脫落,對產(chǎn)量影響較大。經(jīng)調(diào)查,上部空果枝臺數(shù)為1.01臺,未膨大鈴有0.35個,鈴重4.2克,比正常鈴重降低10.2%,減產(chǎn)近8%。
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品種不同,受低溫影響的程度不同。生長勢強、葉片厚的品種,如新陸早12號等受害程度較輕,而特早熟品種,長勢偏弱、葉片薄的品種,如新陸早10號、新陸早9號、新陸早13號等受害則較重。
三、棉花生理紅葉病的防治
1.對缺微肥的棉田,葉面噴施或作基肥施入微量元素,可有效降低紅葉病危害。缺鉀引起的紅葉棉田,在發(fā)生初期,每公頃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2.25千克加尿素3千克。缺鋅引起的紅葉棉田,可每公頃基施硫酸鋅15~30千克;若是暫時性缺鋅,葉面噴施0.1%~0.3%硫酸鋅溶液,連續(xù)2~3次,間隔10天左右。缺鎂引起的紅葉棉田,發(fā)病期葉面噴施0.2%~0.4%的硫酸鎂溶液。
2.對于缺氮肥形成的紅葉棉田,增施氮肥,落實好全層施肥,使肥料施足、施勻,做到不重不漏。后期可結合化控進行葉面噴施氮肥。
3.種植豐產(chǎn)、優(yōu)質(zhì)、生長勢強、抗逆性強的棉花品種。
4.加強棉花田間管理,促使棉株生長健壯,增強棉株抗逆能力。對土壤板結的棉田,及時中耕,增強土壤通透性;對地勢不平的地塊,加強平整,修好排灌系統(tǒng),做到久雨能排,久旱能灌,保持土壤適宜的含水量,以保證棉花根系正常生長。灌水適宜,避免棉花長時間處于淹灌狀態(tài)。另外,根據(jù)天氣預報,在冷害來臨前,噴施葉面肥,增強棉株抗逆性,對減輕危害有一定的作用。
一、棉花生理紅葉形成的原因
1.缺乏微量元素
缺鉀癥狀為紅葉莖枯病,葉片易脫落或易干枯。
缺鋅癥狀為棉株矮小,主莖節(jié)間短,葉色呈血青色或黃綠色條斑,以后呈黃褐色,葉緣向上卷起為瓢形;早蕾節(jié)位高,葉小、蕾小。
缺鎂癥狀為棉株中上部葉片呈黃紅色,葉片由上向下,葉面的血紅色斑逐漸增多、連片,葉脈仍呈綠色,上部結鈴少,缺鎂棉株在田間呈片狀分布。
2.缺氮肥
癥狀為棉株矮小,葉片淡綠,葉小,蕾小。8月降雨降溫驟晴后,棉株上部葉片突然變紅,輕者葉片正面和背面變黃,重者葉面朱紅,葉背黃紅。
3.排水不暢
土壤水分過多,排水不暢,造成棉株根系分布淺,根系生長弱,不發(fā)達,供應莖上部生長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減少,植株抗逆性降低,形成早衰,葉片變紅。
4.降溫冷害
棉花是典型的喜溫作物,生長發(fā)育的最適宜氣溫為25~30℃,一般在18℃以上才能正常生長,低于18℃棉花生長發(fā)育受阻,在盛鈴期如果遇較長時間的降雨降溫,可誘發(fā)生理病害,表現(xiàn)為葉片變紅、變褐或青枯脫落,上部蕾鈴干枯。
二、對棉花生理紅葉的分析
為探討棉花紅葉與土壤缺素之間的關系,2005年在129團對部分紅葉病田取土化驗,比較紅葉病田與正常棉田的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差異。
正常棉田與紅葉棉田土壤中微量元素鐵、錳、銅等含量沒有顯著差異,鋅的含量在正常棉田和紅葉棉田中有高有低。說明2005年129團棉花紅葉發(fā)生不是因缺乏微量元素造成的。
椐該團氣象站資料,截止8月底,大于10℃有效積溫為3320.1℃,比去年多292.4℃。8月上旬溫度一直偏高,較歷年偏高1~2℃/天,但在8月13~20日8天內(nèi),氣溫突然下降,平均溫度為15.5~16.2℃,均低于棉花鈴期生長所需的最低溫度18℃,當日最低溫度達到12.8℃。降溫致使棉花生長發(fā)育受到嚴重影響,田間表現(xiàn)為葉片變紅、焦枯,上部蕾鈴脫落,對產(chǎn)量影響較大。經(jīng)調(diào)查,上部空果枝臺數(shù)為1.01臺,未膨大鈴有0.35個,鈴重4.2克,比正常鈴重降低10.2%,減產(chǎn)近8%。
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品種不同,受低溫影響的程度不同。生長勢強、葉片厚的品種,如新陸早12號等受害程度較輕,而特早熟品種,長勢偏弱、葉片薄的品種,如新陸早10號、新陸早9號、新陸早13號等受害則較重。
三、棉花生理紅葉病的防治
1.對缺微肥的棉田,葉面噴施或作基肥施入微量元素,可有效降低紅葉病危害。缺鉀引起的紅葉棉田,在發(fā)生初期,每公頃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2.25千克加尿素3千克。缺鋅引起的紅葉棉田,可每公頃基施硫酸鋅15~30千克;若是暫時性缺鋅,葉面噴施0.1%~0.3%硫酸鋅溶液,連續(xù)2~3次,間隔10天左右。缺鎂引起的紅葉棉田,發(fā)病期葉面噴施0.2%~0.4%的硫酸鎂溶液。
2.對于缺氮肥形成的紅葉棉田,增施氮肥,落實好全層施肥,使肥料施足、施勻,做到不重不漏。后期可結合化控進行葉面噴施氮肥。
3.種植豐產(chǎn)、優(yōu)質(zhì)、生長勢強、抗逆性強的棉花品種。
4.加強棉花田間管理,促使棉株生長健壯,增強棉株抗逆能力。對土壤板結的棉田,及時中耕,增強土壤通透性;對地勢不平的地塊,加強平整,修好排灌系統(tǒng),做到久雨能排,久旱能灌,保持土壤適宜的含水量,以保證棉花根系正常生長。灌水適宜,避免棉花長時間處于淹灌狀態(tài)。另外,根據(jù)天氣預報,在冷害來臨前,噴施葉面肥,增強棉株抗逆性,對減輕危害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