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工藝流程如下:原料預處理――浸泡――破碎和磨碎――過篩――流槽分離――堿、酸處理和清洗――離心分離和干燥
其生產(chǎn)過程如下:
1、原料預處理:鮮紅薯收獲后,通常將它切成片狀或絲狀,經(jīng)過日曬或火力干燥后,制成紅薯干。這種紅薯干在加工和運輸過程中不可避免混入各種雜質,所以必須經(jīng)過預處理。預處理有干法和濕法兩種。干法是采用篩選設備和風選設備。濕法處理是用洗滌機或洗滌桶。
2、浸泡:為了提高淀粉出率可以采用堿水浸泡。一般用飽和石灰乳或1%稀堿液加入浸泡水,使pH值為10~11。浸泡時間約12小時,溫度控制在35~40攝氏度。浸泡后,甘薯片含水量為60%。
3、破碎和磨碎:浸泡后的甘薯片隨水進入錘片式粉碎機進行破碎,達到一定的細度,穿過篩孔排出機外。薯干在粉碎過程中瞬時溫度升高,部分淀粉易受熱糊化,以致在過篩時,影響淀粉和薯渣的分離;在流槽分離時又不易沉淀,導致次粉增加,影響好粉產(chǎn)出率。為了防止一次粉碎處理易使淀粉糊化,可以采用兩道粉碎,分道過篩的工藝流程。即薯干經(jīng)第一道粉碎,進行過篩,然后經(jīng)第二道粉碎處理,再行過篩。在粉碎過程中,為了低瞬時溫升,根據(jù)各道粉碎粒度不同,調整粉漿濃度,頭道為3~3.5波美度,二道為2~2.5波美度。同時采用均料器控制紅薯干的進量,均衡粉漿,避免粉碎機的過載現(xiàn)象,也利于流槽分離。
4、過篩:紅薯干經(jīng)過粉碎后得到的紅薯糊又稱料液,必須進行過篩,分離出渣子,即纖維。通常采用平搖篩,料液進入篩面,要求均勻過篩,不斷淋水,淀粉隨水穿過篩孔進入存漿池,而渣子留存在篩面上從篩尾排出。篩布為120目尼龍布。在過篩過程中,由于料液中含有果膠等粘稠物質滯留在篩面上,影響篩子的分離效果,因此,篩布應經(jīng)常洗刷,以保證篩孔暢通。
5、流槽分離:經(jīng)過精篩處理后的淀粉,目前一般采用流槽分離蛋白質。它的優(yōu)點是建造容易,少用鋼材,節(jié)省動能,操作也較穩(wěn)定。缺點是占地大,間歇操作,分離效率低,淀粉損失大,勞動條件差。
6、堿、酸處理和清洗:為了進一步提高淀粉純度,在清洗淀粉過程中,還要經(jīng)過堿、酸處理。淀粉堿、酸處理和清洗都是在帶有攪拌裝置的水泥池內進行,水泥池的大小根據(jù)生產(chǎn)能力確定,攪拌器轉速為60轉/分左右。由流槽來的淀粉乳,先經(jīng)堿處理,目的是清除淀粉中堿溶蛋白質和果膠等雜質。堿處理的方法是將1波美度的稀堿液,緩慢地加入淀粉乳內,控制pH值為12,同時啟動攪拌器,充分混合均勻,經(jīng)半小時后,停止攪拌,待淀粉完全沉淀后,排出上層廢液,并注入清水清兩次,使它接近中性即可。在堿處理過程中,還可加入濃度為35波美度的次氯酸鈉液,用量不超干基淀粉重量的0.4%。因為次氯酸鈉是一種強氧化劑,具有較強的漂白和殺菌作用,以致能達到增白和防腐的目的。經(jīng)過堿、次氯酸鈉處理和清洗后的淀粉再經(jīng)酸處理,其目的是溶解酸溶蛋白,中和堿處理時殘留的堿性,還可抑制微生物的活動和繁殖。酸處理可用工業(yè)鹽酸,操作時也必須緩緩地加入,充分攪拌,控制淀粉乳的pH值為3左右,防止局部過酸,造成淀粉損失。加酸后的淀粉乳用堿處理的同樣操作方法使淀粉沉淀,除去上層廢液,加水清洗,最后使淀粉呈微酸性pH值為6左右,以利于淀粉的貯存與運輸。
7、離心分離和干燥:清洗后得到的淀粉含水分很高,必須先經(jīng)離心分離機脫水處理,使淀粉水分含量下降到45%以下。有些工廠直接作為濕淀粉出廠或使用。為了有利于貯藏和運輸,脫水后的濕淀粉需要進行干燥,達到需要的淀粉含水量。通常紅薯淀粉的水分為12%~13%。淀粉干燥可采用氣流干燥,因為它具有干燥速度快、效率高、設備生產(chǎn)能力高和設備造價較低等優(yōu)點。
其生產(chǎn)過程如下:
1、原料預處理:鮮紅薯收獲后,通常將它切成片狀或絲狀,經(jīng)過日曬或火力干燥后,制成紅薯干。這種紅薯干在加工和運輸過程中不可避免混入各種雜質,所以必須經(jīng)過預處理。預處理有干法和濕法兩種。干法是采用篩選設備和風選設備。濕法處理是用洗滌機或洗滌桶。
2、浸泡:為了提高淀粉出率可以采用堿水浸泡。一般用飽和石灰乳或1%稀堿液加入浸泡水,使pH值為10~11。浸泡時間約12小時,溫度控制在35~40攝氏度。浸泡后,甘薯片含水量為60%。
3、破碎和磨碎:浸泡后的甘薯片隨水進入錘片式粉碎機進行破碎,達到一定的細度,穿過篩孔排出機外。薯干在粉碎過程中瞬時溫度升高,部分淀粉易受熱糊化,以致在過篩時,影響淀粉和薯渣的分離;在流槽分離時又不易沉淀,導致次粉增加,影響好粉產(chǎn)出率。為了防止一次粉碎處理易使淀粉糊化,可以采用兩道粉碎,分道過篩的工藝流程。即薯干經(jīng)第一道粉碎,進行過篩,然后經(jīng)第二道粉碎處理,再行過篩。在粉碎過程中,為了低瞬時溫升,根據(jù)各道粉碎粒度不同,調整粉漿濃度,頭道為3~3.5波美度,二道為2~2.5波美度。同時采用均料器控制紅薯干的進量,均衡粉漿,避免粉碎機的過載現(xiàn)象,也利于流槽分離。
4、過篩:紅薯干經(jīng)過粉碎后得到的紅薯糊又稱料液,必須進行過篩,分離出渣子,即纖維。通常采用平搖篩,料液進入篩面,要求均勻過篩,不斷淋水,淀粉隨水穿過篩孔進入存漿池,而渣子留存在篩面上從篩尾排出。篩布為120目尼龍布。在過篩過程中,由于料液中含有果膠等粘稠物質滯留在篩面上,影響篩子的分離效果,因此,篩布應經(jīng)常洗刷,以保證篩孔暢通。
5、流槽分離:經(jīng)過精篩處理后的淀粉,目前一般采用流槽分離蛋白質。它的優(yōu)點是建造容易,少用鋼材,節(jié)省動能,操作也較穩(wěn)定。缺點是占地大,間歇操作,分離效率低,淀粉損失大,勞動條件差。
6、堿、酸處理和清洗:為了進一步提高淀粉純度,在清洗淀粉過程中,還要經(jīng)過堿、酸處理。淀粉堿、酸處理和清洗都是在帶有攪拌裝置的水泥池內進行,水泥池的大小根據(jù)生產(chǎn)能力確定,攪拌器轉速為60轉/分左右。由流槽來的淀粉乳,先經(jīng)堿處理,目的是清除淀粉中堿溶蛋白質和果膠等雜質。堿處理的方法是將1波美度的稀堿液,緩慢地加入淀粉乳內,控制pH值為12,同時啟動攪拌器,充分混合均勻,經(jīng)半小時后,停止攪拌,待淀粉完全沉淀后,排出上層廢液,并注入清水清兩次,使它接近中性即可。在堿處理過程中,還可加入濃度為35波美度的次氯酸鈉液,用量不超干基淀粉重量的0.4%。因為次氯酸鈉是一種強氧化劑,具有較強的漂白和殺菌作用,以致能達到增白和防腐的目的。經(jīng)過堿、次氯酸鈉處理和清洗后的淀粉再經(jīng)酸處理,其目的是溶解酸溶蛋白,中和堿處理時殘留的堿性,還可抑制微生物的活動和繁殖。酸處理可用工業(yè)鹽酸,操作時也必須緩緩地加入,充分攪拌,控制淀粉乳的pH值為3左右,防止局部過酸,造成淀粉損失。加酸后的淀粉乳用堿處理的同樣操作方法使淀粉沉淀,除去上層廢液,加水清洗,最后使淀粉呈微酸性pH值為6左右,以利于淀粉的貯存與運輸。
7、離心分離和干燥:清洗后得到的淀粉含水分很高,必須先經(jīng)離心分離機脫水處理,使淀粉水分含量下降到45%以下。有些工廠直接作為濕淀粉出廠或使用。為了有利于貯藏和運輸,脫水后的濕淀粉需要進行干燥,達到需要的淀粉含水量。通常紅薯淀粉的水分為12%~13%。淀粉干燥可采用氣流干燥,因為它具有干燥速度快、效率高、設備生產(chǎn)能力高和設備造價較低等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