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絲黑穗病:玉米絲黑穗病俗稱烏米、啞玉菱。是春播玉米區(qū)的重要病害。近年來局部地區(qū)少數(shù)田塊發(fā)病很重。
一般抽穗后才顯癥狀。苗期癥狀因品種不同,有的明顯,有的不明顯。
苗期癥狀有以下幾種:
第一,在4~5葉上形成1~4條明顯的黃白色條紋。
第二,植株莖稈下粗上細(xì),葉片暗綠,葉片變硬上挺,植株形狀如筍狀。
第三,有些病株兼有筍狀和黃白色條紋。雄穗受害,花器變形,穎片增生呈葉狀,不能形成雄芯,花的基部膨大,內(nèi)為黑粉,即病菌的厚垣孢子。雌穗受害,果穗短,基部膨大,除苞葉外,果穗內(nèi)全為黑粉和散亂的絲狀物,此即維管束的殘留物。一般雌雄穗都受害,也有其中之一受害的。有時雌雄穗組織增生變?nèi)~癥。葉部受害,形成縱裂穿孔,有時孔周圍生一圈黑色絲狀物。病株大多矮化,分蘗增多,簇生不能拔節(jié)。
(2)黑粉?。核追Q灰包、黑瘤子。在各玉米產(chǎn)區(qū)都有發(fā)生,局部地區(qū)受害較重。玉米植株地上部分,包括莖、葉、葉鞘、雄穗、雌穗、氣生根等均可受害。被害組織因病菌的刺激,產(chǎn)生大小形狀不一的腫瘤。瘤外包有一層薄膜,初期白色或淡紫色,略有光澤,后變灰白色,破襲后散出黑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葉片上的瘤小而多,直徑僅1~2厘米或更小,多分布在葉片基部和近中脈兩側(cè),而使病葉皺縮。莖節(jié)上的瘤大,可達(dá)10厘米以上,易使植株折斷。雌穗全部或部分成瘤,苞葉破裂,果穗變形。雄穗的小枝或小花變成長囊狀瘤。
一般抽穗后才顯癥狀。苗期癥狀因品種不同,有的明顯,有的不明顯。
苗期癥狀有以下幾種:
第一,在4~5葉上形成1~4條明顯的黃白色條紋。
第二,植株莖稈下粗上細(xì),葉片暗綠,葉片變硬上挺,植株形狀如筍狀。
第三,有些病株兼有筍狀和黃白色條紋。雄穗受害,花器變形,穎片增生呈葉狀,不能形成雄芯,花的基部膨大,內(nèi)為黑粉,即病菌的厚垣孢子。雌穗受害,果穗短,基部膨大,除苞葉外,果穗內(nèi)全為黑粉和散亂的絲狀物,此即維管束的殘留物。一般雌雄穗都受害,也有其中之一受害的。有時雌雄穗組織增生變?nèi)~癥。葉部受害,形成縱裂穿孔,有時孔周圍生一圈黑色絲狀物。病株大多矮化,分蘗增多,簇生不能拔節(jié)。
(2)黑粉?。核追Q灰包、黑瘤子。在各玉米產(chǎn)區(qū)都有發(fā)生,局部地區(qū)受害較重。玉米植株地上部分,包括莖、葉、葉鞘、雄穗、雌穗、氣生根等均可受害。被害組織因病菌的刺激,產(chǎn)生大小形狀不一的腫瘤。瘤外包有一層薄膜,初期白色或淡紫色,略有光澤,后變灰白色,破襲后散出黑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葉片上的瘤小而多,直徑僅1~2厘米或更小,多分布在葉片基部和近中脈兩側(cè),而使病葉皺縮。莖節(jié)上的瘤大,可達(dá)10厘米以上,易使植株折斷。雌穗全部或部分成瘤,苞葉破裂,果穗變形。雄穗的小枝或小花變成長囊狀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