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縣地處科爾沁沙漠南緣,連續(xù)3年遭受了罕見的春旱,玉米保全苗難,農民收入減少,全縣農業(yè)經濟損失巨大。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試驗研究了玉米育苗移栽新技術,以實現玉米生產災年不減產不減收。
1.試驗地點 在興隆山鄉(xiāng)老虎村農業(yè)科技示范基地。品種為新鐵單10號,每區(qū)長30米、80行,每畝密度為3300株。
2.選地整地 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的地塊,在4月中旬整地成饅頭形畦,灌足底水,施足農家肥,待播。
3.播種育苗 把處理好的種子(曬種、藥劑拌種)以7厘米×7厘米株行距單粒均勻播于畦內,播期在4月中下旬,適時早播。出苗后2片葉以后視土壤墑情澆1~2次水。
4.定植移栽 當玉米長到3葉1心時,可進行移栽定植。定植前苗床澆適量底水,起苗時盡量少傷根。選擇陰天或早晚坐水定植,選擇齊、壯苗定植。定植后視天氣狀況灌一次透水。其他管理同直播田。
5.結果分析 通過苗期的集中優(yōu)質管理,玉米育苗移栽后沒有因緩苗期延遲,生育時期略有提前。育苗移栽比直播玉米每畝增產107.4公斤??梢钥闯?,在春旱嚴重地區(qū)玉米生產的搶墑播種、適時早播已很難奏效,墑情差嚴重制約了玉米的播種保苗。育苗移栽則成為行之有效的新技術。
近年來,由于玉米價格下調、生產成本的增加,很多農民玉米每畝僅收入100元,甚至更少,生產積極性下降。育苗移栽技術能緩解春旱的影響,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量,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yè)發(fā)展。
綜觀有如下好處:
①玉米育苗移栽不受春旱影響,適期早播,可視墑情定植。通過集中育苗集中肥水管理,不受春旱墑差的限制,培育壯苗,為實現玉米的高產穩(wěn)產打好基礎。
②玉米育苗移栽技術節(jié)水、省工、省種,降低了生產成本。通過試驗,育苗移栽比直播玉米苗期少灌1次水,每畝節(jié)約用水7立方米、節(jié)省用電2度、節(jié)省用工0.2個、降低成本5元;育苗移栽近似單粒點播,每畝用種量1公斤,與直播用種量3公斤相比節(jié)約用種2公斤,降低用種成本8元,總共每畝可降低生產成本13元。
③玉米育苗移栽育壯苗、保全苗、提高產量、增加收入。通過育苗移栽可以有選擇性的定植,每畝可保苗3241株,而直播由于春旱及播種技術影響每畝只能保苗639株。單穗產量雖不及直播田,卻以密度增產幅度達19%,每畝增加收入75元。
綜上所述,玉米育苗移栽技術降低了生產成本,產量增加,實現玉米的高產穩(wěn)產,增加了農民收入,并在很大程度上結束了玉米生產靠天吃飯的局面。因此,應在春旱嚴重的地區(qū)大力推廣。
1.試驗地點 在興隆山鄉(xiāng)老虎村農業(yè)科技示范基地。品種為新鐵單10號,每區(qū)長30米、80行,每畝密度為3300株。
2.選地整地 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的地塊,在4月中旬整地成饅頭形畦,灌足底水,施足農家肥,待播。
3.播種育苗 把處理好的種子(曬種、藥劑拌種)以7厘米×7厘米株行距單粒均勻播于畦內,播期在4月中下旬,適時早播。出苗后2片葉以后視土壤墑情澆1~2次水。
4.定植移栽 當玉米長到3葉1心時,可進行移栽定植。定植前苗床澆適量底水,起苗時盡量少傷根。選擇陰天或早晚坐水定植,選擇齊、壯苗定植。定植后視天氣狀況灌一次透水。其他管理同直播田。
5.結果分析 通過苗期的集中優(yōu)質管理,玉米育苗移栽后沒有因緩苗期延遲,生育時期略有提前。育苗移栽比直播玉米每畝增產107.4公斤??梢钥闯?,在春旱嚴重地區(qū)玉米生產的搶墑播種、適時早播已很難奏效,墑情差嚴重制約了玉米的播種保苗。育苗移栽則成為行之有效的新技術。
近年來,由于玉米價格下調、生產成本的增加,很多農民玉米每畝僅收入100元,甚至更少,生產積極性下降。育苗移栽技術能緩解春旱的影響,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量,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yè)發(fā)展。
綜觀有如下好處:
①玉米育苗移栽不受春旱影響,適期早播,可視墑情定植。通過集中育苗集中肥水管理,不受春旱墑差的限制,培育壯苗,為實現玉米的高產穩(wěn)產打好基礎。
②玉米育苗移栽技術節(jié)水、省工、省種,降低了生產成本。通過試驗,育苗移栽比直播玉米苗期少灌1次水,每畝節(jié)約用水7立方米、節(jié)省用電2度、節(jié)省用工0.2個、降低成本5元;育苗移栽近似單粒點播,每畝用種量1公斤,與直播用種量3公斤相比節(jié)約用種2公斤,降低用種成本8元,總共每畝可降低生產成本13元。
③玉米育苗移栽育壯苗、保全苗、提高產量、增加收入。通過育苗移栽可以有選擇性的定植,每畝可保苗3241株,而直播由于春旱及播種技術影響每畝只能保苗639株。單穗產量雖不及直播田,卻以密度增產幅度達19%,每畝增加收入75元。
綜上所述,玉米育苗移栽技術降低了生產成本,產量增加,實現玉米的高產穩(wěn)產,增加了農民收入,并在很大程度上結束了玉米生產靠天吃飯的局面。因此,應在春旱嚴重的地區(qū)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