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伊貝母別名:黃花貝母、西貝母、新疆貝母、伊貝等。
伊貝母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新疆貝母(Fritillaria walujerii Regel)或伊貝母(F.pallidiflora Schrenk)的鱗莖人藥。具清熱潤肺、止咳化痰、散結等功效。治肺熱咳嗽、胸悶痰黏、癰腫等癥。
伊貝母主要生長種植區(qū)域:主產(chǎn)于新疆的伊寧、霍城、昭蘇、特克斯等地,各省區(qū)均有引種種植。
【植物形態(tài)】
伊貝母是多年生草本。地下鱗莖呈卵圓形,由2~3片肥厚鱗片組成。鱗莖基盤下生有須根。地上莖直立,通常單一,光滑無毛。葉互生或對生,無葉柄;下部葉片橢圓形、闊圓形或倒闊卵形,中、上部葉長橢圓形或闊披針形,半抱莖,全緣。
伊貝母花單生或數(shù)朵成束,生于莖頂和上部葉腋?;ㄧ姞睿换ū?枚,2輪,黃色或淡黃色,內有明顯的紫紅色斑點,花被片長橢圓形,近基部呈直角折曲;雄蕊6枚,2輪,花絲下部較寬闊,花藥黃白色或淡黃色,背著藥直立;雌蕊1枚?;ㄖY合,柱頭3裂,子房上位呈圓柱形,3室,中軸胎座,每室具有多數(shù)胚珠。萌果長圓形,常有6條縱翼,室背開裂。種子心臟形扁平,邊緣具翼,質輕,棕色?;ㄆ?~5月,果期4~6月(圖20)。
【生物學特性】
伊貝母野生于新疆北部伊犁河中上游,分布在海拔1000~1800m的山地草原,生于灌木林下或林間空地。其生境腐殖質豐富,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涼爽,年平均氣溫比較低。
伊貝母適應性很強,引種到南北方平原地區(qū)(如江蘇省太倉、山東菏澤)均生長良好。
其性喜濕潤涼爽氣候,耐寒,怕高溫、干旱。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但最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以土壤含水量30%~36%最適。
伊貝母具種胚后熟的特性:種子成熟時,胚尚未發(fā)育完全,需在收獲種子后歷經(jīng)相當長時間和適宜的溫、濕度,胚才能發(fā)育完全,之后再遇適于發(fā)芽的條件,才能萌發(fā)。種胚的發(fā)育,5~15℃均能進行,其中以10℃左右發(fā)育最快。在5~15℃、保持濕潤條件下,歷經(jīng)60天后,大部分種子種胚發(fā)育完善。經(jīng)過后熟后的種子,發(fā)芽溫度以5℃左右為最宜,發(fā)芽率可達90%。高于20℃的溫度,不僅對胚后熟發(fā)育不利,而且會使已萌發(fā)的幼芽發(fā)黑。種子千粒重7.6g,隔年種子(室溫)失去發(fā)芽率。存冰箱二年仍有76%發(fā)芽率。種子生長1~2年僅長1片葉。第三年才有地上莖出現(xiàn)。
伊貝母生長期70天左右。高溫炎熱干旱提前枯萎。在涼爽濕潤條件下,須根長得較多、幼嫩。鱗片怕熱又怕燥。直接施用大水大肥,極易燒傷幼根。在偏堿性土壤內,根系發(fā)育不良。
【伊貝母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應選土層深厚、排灌方便、腐殖質含量豐富、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或微堿性砂質壤土均可。施足基肥:將腐熟的廄、堆肥按每畝3000~5000kg、餅肥40~50kg、過磷酸鈣20~40kg均勻撒于土表,翻入土中,耙細整平,作成寬60~120cm、高lO~l5cm的小高畦,畦溝寬約30cm。
2.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
1)采種與處理:
6月上、中旬采種,當伊貝母植株上的蒴果由綠變?yōu)樽攸S色時,及時割下、曬干后取出種子。不論秋播或春播,都應在播種期前3個月左右開始進行種子砂藏層積處理,以促使其種胚完成后熟過程。先將種子以清水浸泡1晝夜,撈出后與2~3倍于種子的濕砂拌勻,裝于木箱或大陶盆內,置5~10℃處,保持濕潤。播種前篩出種子,立即播種。
2)播種期:
秋播于11月上、中旬;春播2月末至3月上旬,春播要選擇經(jīng)后熟處理的種子。另外尚有第三種播種期:8~9月,將當年6月采收的新種子不經(jīng)處理,直接播種,令其在大地中完成后熟過程,經(jīng)秋冬兩季后,翌春解凍后也可出苗。
3)播種方法:
分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方法。直播稀些,畝用種量4-~5kg。育苗畦密播,畝用種量是15kg左右。播種后均需蓋以細土l~2cm,畦面覆草保持土壤濕潤。
4)移栽:
伊貝母育苗移栽的,在經(jīng)幼苗生長一個周期后進行,即8~9月天氣轉涼爽時,收獲出一年生的小鱗莖(一般如大豆或玉米粒大小,可用篩從土中篩出),此時每千克種子可收小鱗莖8~9婦。在準備好的畦面上,橫畦按行距20cm左右開溝、溝深為種鱗莖直徑的3~4倍左右,按株距4~6cm,芽頭向上整齊擺栽,覆土至平后,稍加鎮(zhèn)壓。
(2)鱗莖繁殖:
在收獲伊貝母鱗莖加工人藥時,凈鮮鱗莖上較大的1個鱗片(大瓣)掰下加工藥用,余下帶心芽的小鱗片也可以作種,栽種方法同種子繁殖中的“移栽”方法。
3.伊貝母田間種植管理http://www.nczfj.com/yaocaizhongzhi/20104617.html
(1)遮蔭:伊貝母不耐強光高溫及干燥,特別幼苗期尤其脆弱。育種苗床因集中種植較好管理,4月以后可搭設高0.6~1.2m高的蔭棚,棚上要蓋疏簾,使蔭蔽度在30%左右。直播和移栽后的畦,應提前在畦邊點種玉米,畦面行間點種大豆,用遮蔭作物調節(jié)光照、溫度和濕度即可。
(2)排灌、松土:
雨后應及時排出積水,否則引起鱗莖腐爛。天旱及時灌水,保持生長期土壤濕潤。灌水后及雨后表土易板結,應設法及時松土,保持疏松。
(3)摘蕾:
種子繁殖者第四年始開花,如不作留種用應在現(xiàn)蕾后及時摘除花蕾,摘蕾后可增產(chǎn)10%,鱗莖質量也得以提高。
(4)防治病蟲害:
伊貝母是野生變家種較晚的中藥材,故種植中尚未發(fā)現(xiàn)典型病害。害蟲有蠐螬、金針蟲、地老虎等,可用土壤殺蟲劑消滅。
4.選育良種
收獲商品貝母時,選擇個大、質地充實、無破損無病癥的鱗莖,行株距按20cmX20cm栽植于準備好的種子畦里,以玉米、大豆間套作遮蔭,加強管理,可作采收種子田。
【收獲加工】
種子繁殖的伊貝母,經(jīng)3~4年后收獲,帶心芽的鱗片繁殖2年后即可采收。在6月地上部莖葉枯黃后,將鱗莖挖出,曬干或炕干。加工干制過程同平貝母。3.5kg鮮鱗莖可加工制出lkg干藥材。
伊貝母藥材以堅實而有粉性、不帶咸味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