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常把母畜分娩后4~7d以內的乳汁叫做初乳。初乳具有特殊的化學組成及生物學特性,所含營養(yǎng)成分與常乳區(qū)別很大。
1初乳的營養(yǎng)價值
初乳所含營養(yǎng)物質極為豐富,其干物質含量比常乳高1.5~2倍,初乳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牛的初乳中含蛋白質達17.5%,豬和羊達20%左右,一般均超過常乳好幾倍,其中球蛋白、白蛋白和酪蛋白的含量分別比常乳高13.6倍、2.5倍和2倍以上。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能為新生幼畜的腸粘膜吸收利用,具有抑制和殺滅多種病原微生物的功能。初乳中含有豐富的鹽類,其中鎂鹽含量比常乳高1倍以上,具有剌激胃腸道產生輕瀉作用,有利于幼畜胎糞的排出,同時初乳的酸度一般比常乳高2倍以上,初乳進入胃腸道內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初乳中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的含量豐富,維生素e含量達3600~5400μg/kg,為常乳的7倍;胡蘿卜素的含量為900~1620mg/kg,比常乳高12倍以上。另外,初乳中還含有較多的無機鹽,其中鎂、氯、磷、鐵、鈣等的含量均極高,它們共同的作用決定了初乳的緩瀉性、咸味和酸度,這些物質一經幼畜攝食,不經腸道分解即可為腸壁吸收進入血液,增加血漿蛋白。更重要的是初乳中含有白細胞及大量的抗體、酶及溶菌素等,由于家畜體內的結蹄絨毛膜胎盤不能循環(huán)傳遞免疫性抗體給胎兒,所以新生仔畜只能依靠吮食初乳中含有的抗體或免疫球蛋白來形成自體的被動性免疫,以增進對各種疫病的抵抗力。因此,幼畜出生后必需適時得到充分的初乳,才能保證其體質健壯和正常的生長發(fā)育。
2初乳利用的要點
2.1早給初乳仔畜出生后,開始吮食初乳的時間應該是越早越好。
試驗表明,初乳中攜帶抗體的大分子免疫球蛋白,只有在幼畜出生后較短時間內被攝食進入消化道,才有可能被完整地吸收利用。一般認為,犢牛出生36h以后就不可能吸收利用完整的蛋白質分子了。初乳喂的時間過遲,會造成仔畜胃腸道處于堿性環(huán)境中,乳酸菌的繁殖會因腐敗菌類的抑制而受阻,會誘發(fā)腸道疾病的發(fā)生,所以必須盡早喂給初乳。一般要求犢牛在生后30~50min、豬和羊在生后0.5h內即應吃上初乳,以利于幼畜的生長和發(fā)育。
2.2人工輔助哺乳幼畜吮食初乳的過程中,有時會遇到少數母畜有痛感而拒絕哺乳,此時飼養(yǎng)人員應及時進行輔助,一方面將分娩母畜的乳汁、羊水或尿液等涂擦于仔畜體表,讓母畜通過嗅覺來認同仔畜;另一方面可輕輕按摩乳房,穩(wěn)定其情緒,訓練其習慣讓幼畜吮乳。
若遇個別仔畜不會吮乳時,飼養(yǎng)人員可先將乳汁擠在手指上少許,然后將手指伸入幼畜口中誘其舐食,繼而再將幼畜嘴巴對向母畜乳房,經反復訓練幾次,即可正常哺乳。
2.3非新生幼畜借喂初乳時需要進行稀釋因為初乳較濃稠,所含干物質高,而其初乳中的濃厚的營養(yǎng)構成未必能為非新生幼畜消化和利用。所以,非新生幼畜需要借喂另一臨產母畜的初乳時,則應以2份初乳兌1份清潔的溫開水或2份常乳的比例,將初乳稀釋后再用來喂非新生幼畜,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2.4新生仔畜失乳與人工初乳的配制在飼養(yǎng)中如遇分娩后母畜死亡,可從其乳房中將初乳擠出,加熱到38℃哺喂出生仔畜;若遇母畜產后無乳,則可借用與它同期分娩的母畜的初乳。
如無同期分娩母畜,就必須人工進行配制初乳,方法是:按每kg常乳加5~10mg青霉素或等效的其他抗生素再加雞蛋4個、魚肝油4ml配成人工初乳,另加蓖麻油100ml;或常乳750ml,加雞蛋3個、魚肝油15ml、食鹽10g。將上述配方乳充分搖勻后,并加熱到38℃,制成人工初乳飼喂新生幼畜。
2.5初乳的保存初乳的保存方法一般有冷凍法、自然發(fā)酵法和添加防腐劑法等。其中較好的是冷凍保藏,但因設備投資大,目前難以在農戶中普及。自然發(fā)酵法,尤其是在高溫季節(jié)很快會腐敗;添加防腐劑法,已采用的有添加丙酸、甲酸或乳酸菌等。近年來研究在初乳中添加0.5%二氧化氯效果較好,經保存半個月后喂犢牛,犢牛生長發(fā)育良好,是保存人工初乳的一種較好的方法。
2.6人工哺乳時的注意事項
1)人工哺乳的適宜溫度。人工哺乳時的乳汁溫度宜保持在37~38℃,上下溫差不超過1℃,以防因乳汁過冷或過熱剌激消化道而引發(fā)炎癥。
2)定時定量給乳。不可過饑或過飽,一般標準是:出生犢牛,每晝夜喂3~4次,每次1~1 5kg;新生羔羊,每晝夜喂6~8次,每次50~60ml;新生仔豬,每晝夜喂8~10次,每次30~50ml。喂時均需視不同畜別和個體大小而靈活掌握,一般以將吃飽為宜,不宜過飽或饑餓。
3)搞好衛(wèi)生與消毒。一切用于盛乳或哺乳的工具,均需嚴格保持清潔衛(wèi)生,每次用后一定要洗刷干凈,進行蒸氣或煮沸滅菌,以避免因哺乳用具不潔而造成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