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芹是昆明地區(qū)呈貢縣一個主要的高檔外引名優(yōu)蔬菜,在呈貢縣大漁鄉(xiāng)、麥子辦事處、上可樂及下可樂辦事處等地栽培,目前種植面積已達1334公頃。但據調查發(fā)現,西芹病害較為嚴重,其中斑枯病發(fā)病率20%~30%,有時可達80%以上,嚴重時100%,影響了西芹的產量和品質。
1 危害癥狀
主要危害葉片,也危害葉柄和莖部。呈貢縣發(fā)病多為大斑類型。癥狀初期為淺褐色油浸狀小點,后發(fā)展成黃褐色壞死斑。病斑多為近圓形,直徑4~10mm,散生,邊緣明顯,為墨綠色,在病斑中央均勻散生墨色小點。葉柄和莖部染病,多形成大圓形褐色壞死斑,稍凹陷,邊緣呈浸潤狀,病部邊緣散生墨色小點。病害嚴重時,植株表面病斑密布,短時期內即壞死枯萎。
2 發(fā)病條件與規(guī)律
芹菜斑枯病大斑型是由芹菜小殼針孢菌[Septoria apii(BriosietCay.)Chest]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潛伏在種皮內或在病殘體及病株上越冬,通過越冬殘體、風、雨、農事操作等途徑傳播。種皮內病菌可存活1年以上。分生孢子萌發(fā)溫度9~28℃,發(fā)育適溫20~27℃,病菌在秋冬季、早春冷涼天氣發(fā)育迅速,潮濕多雨有利于發(fā)病。田間發(fā)病適宜溫度20~25℃。田間管理粗放,積水或缺肥,或高溫致植株生長不良,病害發(fā)生亦嚴重。另外,白天干燥,夜間有露或溫度過高過低時,芹菜生長不良,抗病力下降,病害也會加劇。呈貢縣西芹的栽培主要以塑料大、中棚為主,棚內濕度大,溫度不易調控,給病害的發(fā)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3 綜合防治方法
3.1 選用無病種子或進行種子消毒
使用2年以上的陳舊種子有一定防病效果。使用頭年的新種子一定要進行種子消毒,可用48~50℃溫水浸種30min,邊浸邊攪拌,然后用涼水冷卻,待晾干后播種。播種時須增加1%的播種量。
3.2 清除田間病殘體
西芹收獲后徹底清除田間病殘落葉,發(fā)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病莖等,帶出田外集中漚肥或深埋,以減少菌源。
3.3 選擇抗病品種
根據呈貢縣境內氣候特點和外銷出口的需要,選擇抗病優(yōu)良品種,如美國的PS、加州王等。
3.4 加強田間管理
合理密植,一般行距20cm,株距20~25cm,每穴1~2株。增施底肥,適時追肥。注意通風排濕,減少夜間結露,禁止大水漫灌。
3.5 藥劑防治
未發(fā)病之前可用64%世高1200倍液,或12.5%的腈菌唑3000~4000倍液交替或兩者混合使用以達到預防的目的;發(fā)病初期可用25%的丙環(huán)唑4000~6000倍液,或80%大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的福星乳油殺菌劑8000~10000倍液,或50%大富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1%康稼1200倍液及41%特效殺菌王1200倍液,可單獨使用,或兩種混用,7~10天防治1次,視病情連續(xù)防治1~3次,效果較好。
1 危害癥狀
主要危害葉片,也危害葉柄和莖部。呈貢縣發(fā)病多為大斑類型。癥狀初期為淺褐色油浸狀小點,后發(fā)展成黃褐色壞死斑。病斑多為近圓形,直徑4~10mm,散生,邊緣明顯,為墨綠色,在病斑中央均勻散生墨色小點。葉柄和莖部染病,多形成大圓形褐色壞死斑,稍凹陷,邊緣呈浸潤狀,病部邊緣散生墨色小點。病害嚴重時,植株表面病斑密布,短時期內即壞死枯萎。
2 發(fā)病條件與規(guī)律
芹菜斑枯病大斑型是由芹菜小殼針孢菌[Septoria apii(BriosietCay.)Chest]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潛伏在種皮內或在病殘體及病株上越冬,通過越冬殘體、風、雨、農事操作等途徑傳播。種皮內病菌可存活1年以上。分生孢子萌發(fā)溫度9~28℃,發(fā)育適溫20~27℃,病菌在秋冬季、早春冷涼天氣發(fā)育迅速,潮濕多雨有利于發(fā)病。田間發(fā)病適宜溫度20~25℃。田間管理粗放,積水或缺肥,或高溫致植株生長不良,病害發(fā)生亦嚴重。另外,白天干燥,夜間有露或溫度過高過低時,芹菜生長不良,抗病力下降,病害也會加劇。呈貢縣西芹的栽培主要以塑料大、中棚為主,棚內濕度大,溫度不易調控,給病害的發(fā)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3 綜合防治方法
3.1 選用無病種子或進行種子消毒
使用2年以上的陳舊種子有一定防病效果。使用頭年的新種子一定要進行種子消毒,可用48~50℃溫水浸種30min,邊浸邊攪拌,然后用涼水冷卻,待晾干后播種。播種時須增加1%的播種量。
3.2 清除田間病殘體
西芹收獲后徹底清除田間病殘落葉,發(fā)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病莖等,帶出田外集中漚肥或深埋,以減少菌源。
3.3 選擇抗病品種
根據呈貢縣境內氣候特點和外銷出口的需要,選擇抗病優(yōu)良品種,如美國的PS、加州王等。
3.4 加強田間管理
合理密植,一般行距20cm,株距20~25cm,每穴1~2株。增施底肥,適時追肥。注意通風排濕,減少夜間結露,禁止大水漫灌。
3.5 藥劑防治
未發(fā)病之前可用64%世高1200倍液,或12.5%的腈菌唑3000~4000倍液交替或兩者混合使用以達到預防的目的;發(fā)病初期可用25%的丙環(huán)唑4000~6000倍液,或80%大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的福星乳油殺菌劑8000~10000倍液,或50%大富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1%康稼1200倍液及41%特效殺菌王1200倍液,可單獨使用,或兩種混用,7~10天防治1次,視病情連續(xù)防治1~3次,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