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澤縣地處福建西北部,武夷山脈北段,富屯溪上游,境內(nèi)群山連綿、峰巒疊障、山高谷深、谷盆錯落、山青水秀、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森林資源十分豐富,無環(huán)境污染。稻田平均海拔 300m,水田有機質含量達30g/kg,屬中上水平,占水田面積的51%~70%;土壤全氮含量平均為1.7g/kg,屬中等水平,占水田面積89%;水田中壤面積大,占水田面積的75%。由于獨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為生產(chǎn)環(huán)保型優(yōu)質稻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每年為國家提供優(yōu)質商品糧5萬t,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之一?,F(xiàn)將單季晚稻環(huán)保型生產(chǎn)技術介紹如下。
1. 品種選擇。應選擇品質優(yōu)、豐產(chǎn)性好、產(chǎn)量高、抗病蟲(逆)性強、商品價值高,且種子各項質量指標符合GB4404.1-1999規(guī)定。實踐表時,平原區(qū)鸞鳳、崇仁、止馬、華橋等鄉(xiāng)鎮(zhèn)宜選擇特優(yōu)175、特優(yōu)009、崗優(yōu)3551、T優(yōu)5570;山區(qū)寨里、司前、李坊等鄉(xiāng)鎮(zhèn)應選擇福優(yōu)964、昌優(yōu)964;山垅冷水田應選擇II優(yōu)183、II優(yōu)125、II優(yōu)084。
2.田塊選擇。應選擇土壤環(huán)境條件好,耕作層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高,微生物種類多、數(shù)量大,土壤團粒結構良好,土壤質地為中壤土pH值6~7.5左右的田塊種植。
3.適時播種。光澤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qū)。冬來早、春來遲,≥12℃的始日為4月8~11日(保證率80%),≥22℃的終日在9月11~14日,始日至終日的持續(xù)天數(shù)為 151~163天,秋寒日期在9月21~26日。因此,單季晚稻最佳的播種期為5月上中旬,插秧期為6月上中旬,這樣即可躲過倒春寒、五月寒的危害,又可避過夏季高溫逼熟和秋寒的危害。
4.培育壯秧。重點抓好四關:一是消毒關,播前用500倍強氯精溶液浸種消毒,以消滅病菌,從源頭控制稻瘟病等病害的發(fā)生。二是播種關,做到稀播、勻播,每667平方米播種10kg,三是肥水關,施足基肥,以“三高”施肥為原則(高氮、高磷、高鉀),施好斷乳肥、壯秧肥,配合肥水調控,培育多蘗壯秧。四是病蟲關,秧苗中后期,易發(fā)生稻薊馬危害,適時防治,培育無病蟲壯秧。
5.適當稀植。在保證肥力和多蘗壯秧的前提下,適當減少種植密度,增加通風透光條件,增加單株營養(yǎng)面積,建立高效群體結構,以提高產(chǎn)量、精米率、整精米率,降低堊白率。減少有害生物發(fā)生及施藥帶來的殘留,采用寬行窄株種植,行距26cm,株距17~20cm,每667平方米栽1.2萬~1.5萬叢,基本苗控制在5萬~6萬內(nèi)。
6.科學施肥。重施基肥,早施蘗肥,巧施穗肥,補施粒肥,早施、少施氮肥,增施有機肥、磷鉀肥,少施化肥,酌施硼肥,禁施未腐熟有機肥,硝態(tài)氮肥和未經(jīng)登記及重金屬含量超標的化學和生物肥料。
(1)早施促蘗肥:返青后7~10天施分蘗肥,6月雨季高峰期,施肥應將肥料塞在稻兜上,便于吸收,雨季氣溫低,發(fā)生坐苗時,應增施熱性肥料,分蘗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尿素8kg,氯化鉀6kg,草木灰或火燒土200~300kg。
(2)巧施穗肥:幼穗分化始期施穗肥,做到“三看、三多、三少”即一看田,瘦田多施,肥田少施;二看葉,葉色淡黃多施,葉色濃綠少施;三看天,晴天多施,陰天少施,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4kg,氯化鉀5~6kg。
(3)補施粒肥,防早衰:粒肥以根外追肥為主,據(jù)土壤普查,表明光澤縣水田土壤缺鉀少磷、缺硼,特別是土壤有效硼含量平均僅為0.02mg/kg,遠遠低于臨界值0.5mg/kg。因此,在破口期必須每667平方米用25g硼砂加2%磷酸二氫鉀溶液50kg,下午4時葉面噴施,灌漿期用25g硼砂加水50kg調勻,下午4時葉面噴施,以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
7.合理排灌。(1)分蘗期:淺水插秧,薄水分蘗,適時曬田,曬田掌握苗夠不等時,時到不等苗的原則,并根據(jù)苗情、土壤,采用先擱后烤或多露輕擱等多次烤田的辦法。(2)幼穗分化期:以淺水濕潤,間隙灌溉為主,即灌一次,自然落干后再復水,后水不見前水,孕穗后期以淺水為主,嚴防受旱。(3)齊穗、灌漿、蠟熟期:間歇灌溉,保持干濕交替,灌漿期以濕為主,蠟熟期以干為主,切忌過早斷水,收獲前5天斷水。
8.綜合防治病蟲。單季晚稻的主要病蟲有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稻薊馬、稻飛虱、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其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從稻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出發(fā),綜合應用農(nóng)業(yè)、生物、物理和化學等防治措施,控制病蟲草的發(fā)生和危害。一是輪換選用抗性強的良種,改良土壤,合理輪作,健身栽培,提高稻苗抗(耐)性能力,減少有害生物發(fā)生。二是保護和利用天敵,創(chuàng)造有利于各類天敵繁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做到“三不治”,即:能挑治不普治,沒達防治指標不治,達防治指標天敵寄生率高時不治,達到以蟲治蟲的目的。如利用蜘蛛防治稻薊馬,寄生蜂防治稻縱卷葉螟、稻飛虱。三是利用生物農(nóng)藥以菌治蟲、以菌治病。如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用蘇云菌稈菌或阿維菌素,防治稻瘟病用春雷霉素,紋枯病用井岡霉素。四是加強病蟲監(jiān)測預報,適時用藥,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nóng)藥,如防治稻飛虱用大功臣(吡蟲啉)。五是輪換使用生物農(nóng)藥和化學農(nóng)藥,防止病蟲害產(chǎn)生抗藥性,嚴格控制用藥量、用藥次數(shù)及安全間隔期。
9.收獲貯藏。當稈黃、穗黃、谷粒90%變黃,上部有1~2片葉,黃中略帶綠時為收獲最佳時期,采用人工收割,做到邊割、邊脫粒,晴天割、雨天不割,收割完畢用竹席翻曬,嚴禁在柏油路上爆曬,曬干篩凈的稻谷用干凈麻袋或用木制倉(桶)貯藏。
1. 品種選擇。應選擇品質優(yōu)、豐產(chǎn)性好、產(chǎn)量高、抗病蟲(逆)性強、商品價值高,且種子各項質量指標符合GB4404.1-1999規(guī)定。實踐表時,平原區(qū)鸞鳳、崇仁、止馬、華橋等鄉(xiāng)鎮(zhèn)宜選擇特優(yōu)175、特優(yōu)009、崗優(yōu)3551、T優(yōu)5570;山區(qū)寨里、司前、李坊等鄉(xiāng)鎮(zhèn)應選擇福優(yōu)964、昌優(yōu)964;山垅冷水田應選擇II優(yōu)183、II優(yōu)125、II優(yōu)084。
2.田塊選擇。應選擇土壤環(huán)境條件好,耕作層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高,微生物種類多、數(shù)量大,土壤團粒結構良好,土壤質地為中壤土pH值6~7.5左右的田塊種植。
3.適時播種。光澤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qū)。冬來早、春來遲,≥12℃的始日為4月8~11日(保證率80%),≥22℃的終日在9月11~14日,始日至終日的持續(xù)天數(shù)為 151~163天,秋寒日期在9月21~26日。因此,單季晚稻最佳的播種期為5月上中旬,插秧期為6月上中旬,這樣即可躲過倒春寒、五月寒的危害,又可避過夏季高溫逼熟和秋寒的危害。
4.培育壯秧。重點抓好四關:一是消毒關,播前用500倍強氯精溶液浸種消毒,以消滅病菌,從源頭控制稻瘟病等病害的發(fā)生。二是播種關,做到稀播、勻播,每667平方米播種10kg,三是肥水關,施足基肥,以“三高”施肥為原則(高氮、高磷、高鉀),施好斷乳肥、壯秧肥,配合肥水調控,培育多蘗壯秧。四是病蟲關,秧苗中后期,易發(fā)生稻薊馬危害,適時防治,培育無病蟲壯秧。
5.適當稀植。在保證肥力和多蘗壯秧的前提下,適當減少種植密度,增加通風透光條件,增加單株營養(yǎng)面積,建立高效群體結構,以提高產(chǎn)量、精米率、整精米率,降低堊白率。減少有害生物發(fā)生及施藥帶來的殘留,采用寬行窄株種植,行距26cm,株距17~20cm,每667平方米栽1.2萬~1.5萬叢,基本苗控制在5萬~6萬內(nèi)。
6.科學施肥。重施基肥,早施蘗肥,巧施穗肥,補施粒肥,早施、少施氮肥,增施有機肥、磷鉀肥,少施化肥,酌施硼肥,禁施未腐熟有機肥,硝態(tài)氮肥和未經(jīng)登記及重金屬含量超標的化學和生物肥料。
(1)早施促蘗肥:返青后7~10天施分蘗肥,6月雨季高峰期,施肥應將肥料塞在稻兜上,便于吸收,雨季氣溫低,發(fā)生坐苗時,應增施熱性肥料,分蘗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尿素8kg,氯化鉀6kg,草木灰或火燒土200~300kg。
(2)巧施穗肥:幼穗分化始期施穗肥,做到“三看、三多、三少”即一看田,瘦田多施,肥田少施;二看葉,葉色淡黃多施,葉色濃綠少施;三看天,晴天多施,陰天少施,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4kg,氯化鉀5~6kg。
(3)補施粒肥,防早衰:粒肥以根外追肥為主,據(jù)土壤普查,表明光澤縣水田土壤缺鉀少磷、缺硼,特別是土壤有效硼含量平均僅為0.02mg/kg,遠遠低于臨界值0.5mg/kg。因此,在破口期必須每667平方米用25g硼砂加2%磷酸二氫鉀溶液50kg,下午4時葉面噴施,灌漿期用25g硼砂加水50kg調勻,下午4時葉面噴施,以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
7.合理排灌。(1)分蘗期:淺水插秧,薄水分蘗,適時曬田,曬田掌握苗夠不等時,時到不等苗的原則,并根據(jù)苗情、土壤,采用先擱后烤或多露輕擱等多次烤田的辦法。(2)幼穗分化期:以淺水濕潤,間隙灌溉為主,即灌一次,自然落干后再復水,后水不見前水,孕穗后期以淺水為主,嚴防受旱。(3)齊穗、灌漿、蠟熟期:間歇灌溉,保持干濕交替,灌漿期以濕為主,蠟熟期以干為主,切忌過早斷水,收獲前5天斷水。
8.綜合防治病蟲。單季晚稻的主要病蟲有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稻薊馬、稻飛虱、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其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從稻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出發(fā),綜合應用農(nóng)業(yè)、生物、物理和化學等防治措施,控制病蟲草的發(fā)生和危害。一是輪換選用抗性強的良種,改良土壤,合理輪作,健身栽培,提高稻苗抗(耐)性能力,減少有害生物發(fā)生。二是保護和利用天敵,創(chuàng)造有利于各類天敵繁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做到“三不治”,即:能挑治不普治,沒達防治指標不治,達防治指標天敵寄生率高時不治,達到以蟲治蟲的目的。如利用蜘蛛防治稻薊馬,寄生蜂防治稻縱卷葉螟、稻飛虱。三是利用生物農(nóng)藥以菌治蟲、以菌治病。如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用蘇云菌稈菌或阿維菌素,防治稻瘟病用春雷霉素,紋枯病用井岡霉素。四是加強病蟲監(jiān)測預報,適時用藥,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nóng)藥,如防治稻飛虱用大功臣(吡蟲啉)。五是輪換使用生物農(nóng)藥和化學農(nóng)藥,防止病蟲害產(chǎn)生抗藥性,嚴格控制用藥量、用藥次數(shù)及安全間隔期。
9.收獲貯藏。當稈黃、穗黃、谷粒90%變黃,上部有1~2片葉,黃中略帶綠時為收獲最佳時期,采用人工收割,做到邊割、邊脫粒,晴天割、雨天不割,收割完畢用竹席翻曬,嚴禁在柏油路上爆曬,曬干篩凈的稻谷用干凈麻袋或用木制倉(桶)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