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是云南思茅的俗稱,它包括了幾個種,同時又有幾個俗名,如棠梨刺、山梨、波沙梨、酸梨等;棠梨為薔薇科梨屬,是有極大開發(fā)利用價值的野生果實。棠梨在云南各地州都有分布,生長在山林荒野,有的地方自然成林或成片,儲量豐富;目前棠梨果樹在云南是作為人工栽培梨的砧木,花作為野菜食用,果實在樹上可掛果成熟,當?shù)乩习傩詹杉r食:在冬季有許多當?shù)厝瞬缮屍渥匀怀墒於r食;棠梨果實作為野生水果營養(yǎng)成分含量、保健功效、天然風味、沒有污染等方面具有較好的優(yōu)勢,開發(fā)為有機產(chǎn)品在原料方面已經(jīng)具備了有機食品的條件,在生產(chǎn)過程中按有機食品要求即可;野生棠梨在其自然分布區(qū)域內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和較全面的抗性,將棠梨開發(fā)利用會具有很好的開發(fā)前景。
1 云南思茅自然概況
思茅地處云南省西南部,陸地與越南、老撾、緬甸相連,瀾滄江-湄公河黃金水道橫貫境內,具有得天獨厚的“一市連三國、一江通五鄰”的地理區(qū)位。境內哀牢山、無量山群峰云集、云霧繚繞,蒼茫無際層巒疊嶂間,森林蔥郁,江河秀美,奔涌的綠海豐饒了北回歸線上的高山峽谷,到處洋溢著綠色的勃勃生機,有北回歸線上的“綠海明珠”之美譽。思茅地理位置介于東經(jīng)99°10′~102°20′,劍匕緯22°02′~24°50′,全市轄九縣一區(qū),面積為45385平方千米,是云南省最大的市,哀牢山、無量山、怒山(余脈)三大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地勢北高南低,海拔最高點為景東無量山脈貓頭山3370m,最低點為江城土卡河口317m,相對高差 3053m。
思茅由于受地形、海撥影響,境內垂直氣候特點明顯,從低到高,依次可分為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五個氣候帶類型。其中:北熱帶系指海拔800m以下的河谷地帶,占全區(qū)面積的6%;南亞熱帶系指海撥800~1400m的山地帶,占57%;熱帶、亞熱帶占全區(qū)面積的63%。由于處在南亞季風北緣,受季風制約,又形成干濕季分明的季風氣候特點。各地年平均氣溫為15~20.2℃,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10.3~13.2℃,最熱月(5、6月)平均氣溫17.9~24.6℃,氣溫年較差在7.9~12.3℃,季節(jié)差異小,年無霜期在315d以上。年降雨量1100~2780mm,多數(shù)地區(qū)1300~1600mm,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降雨量僅占全年的15%以下;5月至10月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5%以上。地處西南、東南兩股暖濕氣流前沿迎風坡上的西盟縣、江城縣是全省降雨量最多的地區(qū),年平均降雨量分別為2739mm、2766mm,最大降雨量達3289mm。全市降雨日數(shù)在150d以上,年相對濕度76%~85%,年日照時數(shù)1873.9~2206.3h,年日照百分率為43%~50%。思茅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東邊日出西邊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思茅氣候特點的形象寫照,是野生棠梨生長的最佳區(qū)域。
思茅的土地兼具山區(qū)和熱區(qū)兩大特點,無論高山峽谷丘陵壩子,土壤理化性狀的pH值偏低,多為紅壤土,pH值在4~6左右,沒有堿土,中性土只占3.33%。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土質肥沃,同時思茅野生棠梨分布在山區(qū)、半山區(qū),遠離污染源。
2 云南思茅棠梨資源狀況
通過4年對棠梨的研究,云南思茅的野生棠梨生長在太陽能充分照射到的山林、溝旁、路邊、茶園旁、水邊等,枝頭掛果簇生,葉片常綠,根據(jù)野外初步調查,思茅常見的棠梨有三種,這三種的生長習性相近,果實略有差異,但是由于受海拔、氣候、近距離其它樹的影響,種之間較難區(qū)別,同時會有大小、顏色不同的果實掛在同一棵棠梨樹上。
2.1 思茅棠梨常見種的生物學特性
根據(jù)高等植物圖鑒和中國樹木分類學分類,思茅棠梨常見的種有川梨、杜梨、豆梨較少。川梨為喬木,高達 12m;枝常有枝刺;小枝圓柱形,幼時有綿狀毛。葉片卵形或長卵形,稀橢圓形,長4~7cm,寬2~5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圓形,稀寬楔形,邊緣有鈍鋸齒,幼時具絨毛后脫落;葉柄長1.5~3cm。傘形總狀花序,有花7~13朵;直徑4~5cm,總花梗和花梗均密生絨毛,漸脫落,果期無毛或艱難無毛;花梗長2~3cm;花白色,直徑2~2.5cm;雄蕊25~30,稍短于花瓣;花柱3~5,離生,無毛。果近球形,直徑1~1.5cm,褐色,具斑點,萼裂片早脫落,果梗長2~3cm。杜梨為喬木,高達10m;枝常有刺;小枝紫褐色,幼枝、幼葉兩面、葉柄、總花梗、花梗和萼筒外面皆生灰白色絨毛。葉片菱狀卵形或長卵形,長4~8cm,寬2.5~3.5cm,基部寬楔形,稀近圓形,邊緣有尖銳鋸齒,老葉僅下面微有絨毛或近無毛;葉柄長2~3cm。傘形總狀花序,有花10~15朵;花梗長2~2.5cm;花白色,直徑1.5~2cm;萼裂片三角狀卵形;花瓣卵形;花柱2~3,離生。果近球形,直徑0.5~1cm,2~3室,褐色,有淡色斑點,萼裂片脫落。豆梨為喬木,高達5~8m;小枝粗壯,圓柱形,褐色,幼時有絨毛。葉片寬卵形或卵形,稀長橢圓狀卵形,長4~8cm,寬3.5~6cm,先端漸尖,稀短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圓鈍鋸齒,兩面無毛;葉柄長2~4cm,無毛。傘形總狀花序,有花6~12朵;直徑4~6cm,總花梗和花梗均無毛,花梗長1.5~3cm;花白色,直徑2~2.5cm;雄蕊20,比花瓣稍短;花柱2,稀3,離生。果球形,直徑1~2cm,黑褐色,有斑點,萼裂片脫落,有細長果梗。
思茅棠梨在1月中旬至2月中旬開花,開花為白色;一般在9月才充分長大,坐果時間較長,大約為7~8個月,9月份有棠梨果實開始成熟,棠梨果實在樹上可掛果成熟,也可采下后自然成熟,充分長大的棠梨果實掛果時間也較長,可掛果到12至次年的1月;在12月或1月有的地方可看到一株樹即有果實又有花的情景;棠梨葉片長年綠葉,12月份時在樹梢上還掛有綠色的葉片,老葉片還沒有落完,新嫩葉開始生長。
2.2 思茅棠梨資源現(xiàn)狀
野生棠梨的分布受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特別是地形的變化;棠梨是分布零散的,與其他物種之間相互作用的。每到選擇好的鄉(xiāng)先進行訪問調查,主要是個別訪談的方式,在此基礎上進行實地取樣調查,在取樣上主觀取樣與客觀取樣相結合,通過選擇有代表性的地段作為樣地,并做一定數(shù)量的樣方,記錄野生棠梨的各種數(shù)量要素。思茅市有瀾滄、江城、鎮(zhèn)沅、景谷等9個縣,在這9個縣中隨機抽取鎮(zhèn)沅縣的振太鄉(xiāng)和古城鄉(xiāng)、景谷縣的碧安鄉(xiāng)進行實地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地勢、地形、開花、結果、采收季節(jié)、土壤、植被中的密度、頻度。鎮(zhèn)沅縣野生棠梨果有較多成林和成片,調查樣地中的密度為0.276~0.5,景谷縣野生棠梨果有較多成林,調查樣地中的密度為0.283~0.717。
3 棠梨綜合開發(fā)利用建議
3.1 棠梨樹干、樹枝材質利用
棠梨樹干、樹枝材質為散孔材。木材深黃褐色微紅,心邊樹區(qū)別不明顯;斜紋理;結構甚細,均勻;干燥時有翹裂趨勢,故干燥宜慢;略耐腐,易加工,適于雕刻、車旋,切面光滑,油漆后光亮性好;膠粘容易;握釘力大,不劈裂。可作為雕刻和工藝品用材,適于作印章、裝飾品、算盤珠、煙斗、木梭、玩具、丁字尺、曲線板、木梳、二胡等。
3.2 藥用方面的研究
杜梨的果實及枝葉入藥,消食止瀉;川梨的果實入藥,具有潤腸通便、消腫止痛之效;豆梨根、葉入藥,有潤肺止咳、清熱解毒之功效,主要用于干燥咳嗽,急性眼結膜炎,果健胃止痢??捎孟冗M的分析儀器和分析方法對棠梨的根、葉、果進行分析測定,為準確鑒定藥材、評價其品質和開發(fā)藥源、發(fā)展生產(chǎn)、制定質量標準提供科學依據(jù)。同時深入挖掘民間單方、偏方,分析化學成分,進行毒理、藥理研究,驗證療效,推廣應用和進行深加工,變資源優(yōu)勢為產(chǎn)業(yè)優(yōu)勢,成為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
3.3 棠梨果實的利用
棠梨果實成熟后全果為黑色,口感香甜,而且營養(yǎng)豐富,成熟棠梨含有蛋白質0.834%,總氨基酸含量為33.0mg/100g,礦物元素含量較豐富,P為29.0mg/100g,K為337.0mg/100g,Cu為0.624mg/100g,Zn為0.266mg/100g,F(xiàn)e為0.658mg/100g,Mn為0.593mg/100g,Ca為68.8mg/100g,Mg為33.34mg/100g,Se為0.096mg/100g,成熟棠梨果實可作為補充K、Ca的野生水果鮮食,另還可使人減少癌癥的發(fā)生,預防代謝紊亂、心律失常,促使胰腺正常發(fā)育,不會出現(xiàn)貧血、骨骼病變等,用成熟的棠梨果實生產(chǎn)果汁、果酒、果丹皮、果醬等有機產(chǎn)品,將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果汁生產(chǎn)流程可為清洗→破碎→篩分→均質→調配→殺菌罐裝。果丹皮生產(chǎn)流程為清洗個破碎→篩分→均質→調配煮制→攤盤→烘烤個取盤→整理→包裝。果醬生產(chǎn)流程為清洗→破碎→篩分→均質→調配煮制→裝罐。
3.4 花的利用
思茅野生棠梨在1~2月開花,花瓣為白色,有花7~13朵,棠梨花可采下后用水焯一下,經(jīng)過數(shù)小時的水漂,做野菜食用,可加豆豉、蒜瓣等作料炒吃,也可加火腿丁炒吃。還可將棠梨花用水燙漂后撈出,拌上炒香的調料,用保鮮袋保存于冰箱中,食用時用微波爐加熱即可食用;對棠梨花進行保鮮,遠銷外地,獲取較好的經(jīng)濟利益,其生產(chǎn)流程為花的篩分→酶的處理→脫澀→保鮮液中保鮮包裝。
1 云南思茅自然概況
思茅地處云南省西南部,陸地與越南、老撾、緬甸相連,瀾滄江-湄公河黃金水道橫貫境內,具有得天獨厚的“一市連三國、一江通五鄰”的地理區(qū)位。境內哀牢山、無量山群峰云集、云霧繚繞,蒼茫無際層巒疊嶂間,森林蔥郁,江河秀美,奔涌的綠海豐饒了北回歸線上的高山峽谷,到處洋溢著綠色的勃勃生機,有北回歸線上的“綠海明珠”之美譽。思茅地理位置介于東經(jīng)99°10′~102°20′,劍匕緯22°02′~24°50′,全市轄九縣一區(qū),面積為45385平方千米,是云南省最大的市,哀牢山、無量山、怒山(余脈)三大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地勢北高南低,海拔最高點為景東無量山脈貓頭山3370m,最低點為江城土卡河口317m,相對高差 3053m。
思茅由于受地形、海撥影響,境內垂直氣候特點明顯,從低到高,依次可分為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五個氣候帶類型。其中:北熱帶系指海拔800m以下的河谷地帶,占全區(qū)面積的6%;南亞熱帶系指海撥800~1400m的山地帶,占57%;熱帶、亞熱帶占全區(qū)面積的63%。由于處在南亞季風北緣,受季風制約,又形成干濕季分明的季風氣候特點。各地年平均氣溫為15~20.2℃,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10.3~13.2℃,最熱月(5、6月)平均氣溫17.9~24.6℃,氣溫年較差在7.9~12.3℃,季節(jié)差異小,年無霜期在315d以上。年降雨量1100~2780mm,多數(shù)地區(qū)1300~1600mm,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降雨量僅占全年的15%以下;5月至10月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5%以上。地處西南、東南兩股暖濕氣流前沿迎風坡上的西盟縣、江城縣是全省降雨量最多的地區(qū),年平均降雨量分別為2739mm、2766mm,最大降雨量達3289mm。全市降雨日數(shù)在150d以上,年相對濕度76%~85%,年日照時數(shù)1873.9~2206.3h,年日照百分率為43%~50%。思茅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東邊日出西邊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思茅氣候特點的形象寫照,是野生棠梨生長的最佳區(qū)域。
思茅的土地兼具山區(qū)和熱區(qū)兩大特點,無論高山峽谷丘陵壩子,土壤理化性狀的pH值偏低,多為紅壤土,pH值在4~6左右,沒有堿土,中性土只占3.33%。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土質肥沃,同時思茅野生棠梨分布在山區(qū)、半山區(qū),遠離污染源。
2 云南思茅棠梨資源狀況
通過4年對棠梨的研究,云南思茅的野生棠梨生長在太陽能充分照射到的山林、溝旁、路邊、茶園旁、水邊等,枝頭掛果簇生,葉片常綠,根據(jù)野外初步調查,思茅常見的棠梨有三種,這三種的生長習性相近,果實略有差異,但是由于受海拔、氣候、近距離其它樹的影響,種之間較難區(qū)別,同時會有大小、顏色不同的果實掛在同一棵棠梨樹上。
2.1 思茅棠梨常見種的生物學特性
根據(jù)高等植物圖鑒和中國樹木分類學分類,思茅棠梨常見的種有川梨、杜梨、豆梨較少。川梨為喬木,高達 12m;枝常有枝刺;小枝圓柱形,幼時有綿狀毛。葉片卵形或長卵形,稀橢圓形,長4~7cm,寬2~5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圓形,稀寬楔形,邊緣有鈍鋸齒,幼時具絨毛后脫落;葉柄長1.5~3cm。傘形總狀花序,有花7~13朵;直徑4~5cm,總花梗和花梗均密生絨毛,漸脫落,果期無毛或艱難無毛;花梗長2~3cm;花白色,直徑2~2.5cm;雄蕊25~30,稍短于花瓣;花柱3~5,離生,無毛。果近球形,直徑1~1.5cm,褐色,具斑點,萼裂片早脫落,果梗長2~3cm。杜梨為喬木,高達10m;枝常有刺;小枝紫褐色,幼枝、幼葉兩面、葉柄、總花梗、花梗和萼筒外面皆生灰白色絨毛。葉片菱狀卵形或長卵形,長4~8cm,寬2.5~3.5cm,基部寬楔形,稀近圓形,邊緣有尖銳鋸齒,老葉僅下面微有絨毛或近無毛;葉柄長2~3cm。傘形總狀花序,有花10~15朵;花梗長2~2.5cm;花白色,直徑1.5~2cm;萼裂片三角狀卵形;花瓣卵形;花柱2~3,離生。果近球形,直徑0.5~1cm,2~3室,褐色,有淡色斑點,萼裂片脫落。豆梨為喬木,高達5~8m;小枝粗壯,圓柱形,褐色,幼時有絨毛。葉片寬卵形或卵形,稀長橢圓狀卵形,長4~8cm,寬3.5~6cm,先端漸尖,稀短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圓鈍鋸齒,兩面無毛;葉柄長2~4cm,無毛。傘形總狀花序,有花6~12朵;直徑4~6cm,總花梗和花梗均無毛,花梗長1.5~3cm;花白色,直徑2~2.5cm;雄蕊20,比花瓣稍短;花柱2,稀3,離生。果球形,直徑1~2cm,黑褐色,有斑點,萼裂片脫落,有細長果梗。
思茅棠梨在1月中旬至2月中旬開花,開花為白色;一般在9月才充分長大,坐果時間較長,大約為7~8個月,9月份有棠梨果實開始成熟,棠梨果實在樹上可掛果成熟,也可采下后自然成熟,充分長大的棠梨果實掛果時間也較長,可掛果到12至次年的1月;在12月或1月有的地方可看到一株樹即有果實又有花的情景;棠梨葉片長年綠葉,12月份時在樹梢上還掛有綠色的葉片,老葉片還沒有落完,新嫩葉開始生長。
2.2 思茅棠梨資源現(xiàn)狀
野生棠梨的分布受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特別是地形的變化;棠梨是分布零散的,與其他物種之間相互作用的。每到選擇好的鄉(xiāng)先進行訪問調查,主要是個別訪談的方式,在此基礎上進行實地取樣調查,在取樣上主觀取樣與客觀取樣相結合,通過選擇有代表性的地段作為樣地,并做一定數(shù)量的樣方,記錄野生棠梨的各種數(shù)量要素。思茅市有瀾滄、江城、鎮(zhèn)沅、景谷等9個縣,在這9個縣中隨機抽取鎮(zhèn)沅縣的振太鄉(xiāng)和古城鄉(xiāng)、景谷縣的碧安鄉(xiāng)進行實地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地勢、地形、開花、結果、采收季節(jié)、土壤、植被中的密度、頻度。鎮(zhèn)沅縣野生棠梨果有較多成林和成片,調查樣地中的密度為0.276~0.5,景谷縣野生棠梨果有較多成林,調查樣地中的密度為0.283~0.717。
3 棠梨綜合開發(fā)利用建議
3.1 棠梨樹干、樹枝材質利用
棠梨樹干、樹枝材質為散孔材。木材深黃褐色微紅,心邊樹區(qū)別不明顯;斜紋理;結構甚細,均勻;干燥時有翹裂趨勢,故干燥宜慢;略耐腐,易加工,適于雕刻、車旋,切面光滑,油漆后光亮性好;膠粘容易;握釘力大,不劈裂。可作為雕刻和工藝品用材,適于作印章、裝飾品、算盤珠、煙斗、木梭、玩具、丁字尺、曲線板、木梳、二胡等。
3.2 藥用方面的研究
杜梨的果實及枝葉入藥,消食止瀉;川梨的果實入藥,具有潤腸通便、消腫止痛之效;豆梨根、葉入藥,有潤肺止咳、清熱解毒之功效,主要用于干燥咳嗽,急性眼結膜炎,果健胃止痢??捎孟冗M的分析儀器和分析方法對棠梨的根、葉、果進行分析測定,為準確鑒定藥材、評價其品質和開發(fā)藥源、發(fā)展生產(chǎn)、制定質量標準提供科學依據(jù)。同時深入挖掘民間單方、偏方,分析化學成分,進行毒理、藥理研究,驗證療效,推廣應用和進行深加工,變資源優(yōu)勢為產(chǎn)業(yè)優(yōu)勢,成為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
3.3 棠梨果實的利用
棠梨果實成熟后全果為黑色,口感香甜,而且營養(yǎng)豐富,成熟棠梨含有蛋白質0.834%,總氨基酸含量為33.0mg/100g,礦物元素含量較豐富,P為29.0mg/100g,K為337.0mg/100g,Cu為0.624mg/100g,Zn為0.266mg/100g,F(xiàn)e為0.658mg/100g,Mn為0.593mg/100g,Ca為68.8mg/100g,Mg為33.34mg/100g,Se為0.096mg/100g,成熟棠梨果實可作為補充K、Ca的野生水果鮮食,另還可使人減少癌癥的發(fā)生,預防代謝紊亂、心律失常,促使胰腺正常發(fā)育,不會出現(xiàn)貧血、骨骼病變等,用成熟的棠梨果實生產(chǎn)果汁、果酒、果丹皮、果醬等有機產(chǎn)品,將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果汁生產(chǎn)流程可為清洗→破碎→篩分→均質→調配→殺菌罐裝。果丹皮生產(chǎn)流程為清洗個破碎→篩分→均質→調配煮制→攤盤→烘烤個取盤→整理→包裝。果醬生產(chǎn)流程為清洗→破碎→篩分→均質→調配煮制→裝罐。
3.4 花的利用
思茅野生棠梨在1~2月開花,花瓣為白色,有花7~13朵,棠梨花可采下后用水焯一下,經(jīng)過數(shù)小時的水漂,做野菜食用,可加豆豉、蒜瓣等作料炒吃,也可加火腿丁炒吃。還可將棠梨花用水燙漂后撈出,拌上炒香的調料,用保鮮袋保存于冰箱中,食用時用微波爐加熱即可食用;對棠梨花進行保鮮,遠銷外地,獲取較好的經(jīng)濟利益,其生產(chǎn)流程為花的篩分→酶的處理→脫澀→保鮮液中保鮮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