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過山腳,透過茶叢,兩幢樓房躍現(xiàn)眼前;再往里走,一輛輛摩托車、小貨車,一個個裝滿茶青的塑料筐、竹篾籃,以及熙熙攘攘買賣茶青的人群告訴我們:謝西坑村到了。
謝西坑是松陽縣城西北部的一個小山村,原先70%的農(nóng)戶收入低微、沒有存款,因為種植白茶,現(xiàn)在70%的農(nóng)戶成了富裕戶。
在村口第一戶人家一樓大廳內(nèi),記者找到了正在炒茶機間忙碌的李光忠。今早剛采下來的茶青正在除濕、炒制,大廳里滿是茶香。
“我們村以前主要以種水稻、賣毛竹為生,村民溫飽沒問題,家里卻沒余錢。房子都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建造,泥木結(jié)構(gòu),東一幢西一幢,危舊房很多。”李光忠一邊搬著茶匾一邊說,那時村里不少人在種田之余就是玩撲克、打麻將,風氣不怎么好。
2001年,時任村委會主任的李光忠到松陽縣城賣土茶,在與市場里幾個茶商閑聊時,他獲得一個重要商機:種龍井、銀猴等名茶,每畝有四五千元的收益,是種水稻的四五倍。
受“刺激”的李光忠立馬找到時任松陽縣農(nóng)業(yè)局茶葉辦主任盧良根。盧良根與李光忠分析了謝西坑的自然地理條件后,覺得在謝西坑村種植白茶大有可為。他說:“謝西坑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早晚溫差較大,邊上有個水域面積達6300畝的大水庫,只要有好品種就能種出好茶葉。”
回到村里,李光忠召開了村兩委會和村民代表大會,鼓勵大家種茶葉,當年就有一半村民種上了白茶。
2003年,第一批白茶開采,每斤茶青賣到了80元至100元,村民的積極性都被調(diào)動起來。到2008年,幾乎全村農(nóng)戶都轉(zhuǎn)型種白茶,面積達500多畝。去年,村里的白茶畝均產(chǎn)值都在1.5萬元以上,最高的甚至超過2萬元。2014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6萬元,是全縣農(nóng)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多。
2009年,不少腰包鼓起來的村民開始謀劃改善居住條件。當時恰逢松陽縣出臺舊村改造政策,村兩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商議決定進行舊村改造,并委托縣建設部門統(tǒng)一規(guī)劃設計。
全村新建房子79幢,每幢都是三層半的“小洋樓”,建筑面積在70平方米至80平方米之間;村里原來只有一條2.5米寬的水泥路,如今家家戶戶門口都能開小車;村里的幾盞路燈原來都直接“釘”在村民家墻上,現(xiàn)在都裝電線桿,照亮了村里每個角落;為解決污水處理問題,村里專門通過縣環(huán)保局到金華請專家,精心設計規(guī)劃,實施全村廚衛(wèi)廢水統(tǒng)一處理。
在各家各戶建起高樓時,7戶貧困家庭沒被落下。村里專門為他們召開數(shù)次村民代表大會,通過集體補助、到銀行“聯(lián)保”貸款等方式,幫這7戶家庭湊足資金。村民還抽時間幫搬磚頭、拌泥漿,讓他們在當年農(nóng)歷新年前搬進了新房。
村民李光長的新家處于全村的地理中心。多年前,他因交通事故致殘,根本拿不出錢來拆舊房、建新房。為此,村里給他提供了3.5萬元的補助款,并幫他從銀行貸款建起了新樓房、開起了小超市,使他一家不僅告別危房,還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
對謝西坑村而言,茶,讓村民富足,讓村莊煥發(f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