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記者從運城市垣曲縣大鯢繁育基地獲悉,經過3年的培育,我省成功繁育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歷山大鯢1040尾,實現(xiàn)了歷山野生大鯢在我省人工繁育的歷史性突破。
大鯢是3.5億年前,與恐龍同時代生存并延續(xù)下來的珍稀物種,屬于魚類和爬行動物的過渡動物類型,在生物進化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和重要的科研價值,是珍稀“活化石”。大鯢,俗稱娃娃魚,屬兩棲綱,有尾目,隱鰓鯢科,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目前,全世界有三種,除我國大鯢外,還有日本的山椒鯢和隱鰓鯢。歷山大鯢,體長60厘米至70厘米,背呈棕褐色,帶有無數(shù)大黑斑?!侗静菥V目·鱗部四》引陳藏器語:“鯢生山溪中,似鲇,有四足,長尾,能上樹……聲如小兒啼。”
大鯢生長緩慢,主要生活在海拔700米左右的歷山一帶的歷山河中。其白天潛居于巖穴內,傍晚或夜間出洞漫游,在我省僅存于垣曲縣歷山境內,是我國野生大鯢自然生存繁殖的最北限。歷山大鯢主要分布在馬家河、楊家河、扶家河、李家河、白寺溝等河道中,河道長80公里,平均寬15米左右,均系由砂卵石、塊石組成的石質型河床,水流湍急。據(jù)當?shù)厝嘶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站在山頂就能看到河里的娃娃魚。
歷山大鯢種群資源比較古老,但是近年來由于環(huán)境變化、人為破壞等因素,歷山大鯢正在不斷減少。為避免這一具有地標意義的古老水生物種走向絕跡,省水利廳先后投資70萬元,扶持歷山大鯢的保護和繁育。2011年,山西歷山旅游投資有限公司開始對歷山大鯢的繁殖、馴養(yǎng)、保護進行專項研究,其繁育基地就建在大鯢主要棲息地之一的白寺溝河的中下游,引入河水,采用歷山野生大鯢為種魚,用仿生態(tài)繁育池飼養(yǎng)。據(jù)垣曲歷山大鯢繁育基地劉占軍介紹,娃娃魚為體外受精卵生,其壽命可達100年,但繁育期只有10年左右,即5年至15年的成年魚。每只成年娃娃魚最大繁殖力為每年1次,每次最多500尾至800尾。此次成功繁育出的1040尾歷山大鯢魚苗,實現(xiàn)了歷山野生大鯢在我省人工繁育的歷史性突破。
據(jù)悉,2015年,垣曲大鯢繁育基地將實現(xiàn)人工繁育大鯢育苗的野外放流,以逐步擴大歷山野生大鯢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