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體外受精技術,成功獲得“試管豬”,記者8日從安徽農業(yè)大學獲悉,安徽省首例“試管豬”成功誕生。這也是安徽農業(yè)大學在繼克隆出世界上第二例波爾山羊之后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
安徽省首例“試管豬”誕生
2016年9月1日,安徽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傳來捷報,4頭可愛的豬寶寶在利辛縣中疃鎮(zhèn)皖北黑豬保種場暨大鵬養(yǎng)豬合作社順利誕生,這是我省首次利用體外受精技術獲得的“試管豬”。
體外受精就是通過模擬體內自然受精過程,在體外生產動物胚胎的一種輔助生殖技術,由此生產獲得的動物常常被稱為“試管動物”。體外受精既是研究生殖發(fā)育機制的主要方法,也是良種動物快繁、品種改良和遺傳資源保護的重要手段,在現(xiàn)代畜牧業(yè)發(fā)展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豬的體外受精和胚胎發(fā)育效率低下,限制了“試管豬”技術在種豬高效擴繁、地方豬遺傳資源保護上的應用。
近年來,安徽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張運海和章孝榮領銜的動物繁殖學團隊與利辛縣大鵬養(yǎng)殖合作社合作,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豬體外受精技術,三個月前給2頭代孕母豬實施了胚胎移植,其中1頭母豬成功受孕,并于近日順利產下4頭豬寶寶。截至目前,經過十天的觀察,“試管豬”生長發(fā)育正常,體況健康。
記者了解到,安徽省首例試管豬的出現(xiàn)是“安徽地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與生物育種省級實驗室”在動物繁殖生物技術研究領域取得的重要進展。這次“試管豬”獲得成功是安農大動物科技學院繼研制轉基因克隆奶牛、山羊及豬等多種動物后取得的又一項重大突破性科研成果,也填補了我省“試管豬”研究的空白,進一步豐富了地方動物遺傳資源保護手段,表明安徽省在動物胚胎工程領域的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安農大曾成功克隆波爾山羊
安農大動物科技學院是我省進行克隆技術研究最早,也是省內唯一進行克隆技術科研的單位。該學院在克隆技術研發(fā)方面的進展速度飛快,在動物科技學院院長章孝榮教授的帶領下,該院于2006年5月8日,成功克隆出了世界第二、我省首例波爾山羊———“動八”。 但不幸的是,次日凌晨4時,這只后來被章院長取名為“動八”的克隆波爾山羊存活了8小時后不幸夭折。據(jù)課題組專家介紹,這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內真正意義上的體細胞克隆。
雖然后來經過權威專家的解剖和分析一致得出導致克隆羊死亡的直接原因為助產時機械性損傷,造成右側7根肋骨骨折,引發(fā)氣胸意外死亡的結果。